">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際凱 通訊員 沈芙萱
8月9日,立秋后的第一天,烈日當空。
咸安區汀泗橋鎮古塘村,路邊的大棚里,架上的葡萄猶如一串串珍珠,晶瑩剔透。
上午8時45分,村內一棟氣派的三層小樓里,皮膚黝黑的張曉明,滿頭大汗。“哎呀,不好意思,天氣太熱了,工人們都在休息,只能自己到地里給盆栽蔬菜翻新消毒。”雖然聲音有些沙啞,但她嗓門不小。
51歲的張曉明,是咸寧市聯發蔬菜專業種植合作社社長。
古塘村是傳統農業村,田地面積大,留守勞動力多,年紀相對偏大。2014年,村里激勵農戶發展蔬菜瓜果種植,張曉明第一個站出來,她聯合4名股東,一起成立聯發蔬菜合作社,吸納126戶村民就業,90%是婦女。
100畝的水果采摘園,80畝的水稻、油菜……合作社日漸紅火。
但是,2016年的一場強降雨和一場龍卷風,讓合作社的股東從5個變成了1個。
“我記得很清楚,2016年7月3日,那場雨很嚇人,地里育的苗全部被沖走。7月30日的龍卷風,把大棚卷走了,損失100多萬元。”張曉明嘆了口氣。
合作社要想繼續就得接著投錢,另外4名股東打了退堂鼓,張曉明決定一個人把合作社撐起來。
苗沒了重新培育,大棚垮了重新建。
在黨和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合作社慢慢有了起色。2018年,合作社的產值達到160多萬元。
2017年,張曉明又多了一個新身份——村婦聯兼職副主席。“之前祖祖輩輩都是這樣燒的,為啥現在不讓燒了?”“國家防治污染,燒這個會污染空氣,我們要聽黨的話,不能給村里抹黑!”
7月30日,在村里一片玉米地里,面對社員嚴金華關于“秸稈焚燒”的提問,張曉明大聲說。
自從成為婦聯人后,張曉明更忙了,話也多了,她成了村里宣講隊的成員。“2016年受災后,省市領導前來慰問,咸安區政府還補貼十幾萬元給合作社重建大棚,黨和政府給我的關心和支持,我永遠忘不了。我要把黨和政府的好,說給更多姐妹聽,讓她們聽黨話、跟黨走。”
2018年,張曉明作為代表參加了省婦女十二大,從武漢回來后,張曉明第一時間跟村里姐妹傳達會議精神。開會的時候講、干農活的時候講,張曉明還到汀泗橋鎮、咸安區講。
今年三八婦女節期間,村婦聯評出村級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婦、最美巾幗志愿者,用榜樣力量激勵婦女,引領婦女促和諧。“村里成立宣講隊,我們15名婦聯執委和評選出的先進榜樣都是宣講員。除了宣講黨的政策,我還會講科學種植,讓更多鄉親明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道理。”張曉明說。
如今,古塘村家家戶戶門前干干凈凈,村里以孝道感恩為主題,修建了一條文化長廊,展示文明鄉風的內容。“沒有黨和政府的關懷,就沒有合作社的今天。我要做一盞燈,照亮更多的人。”張曉明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