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中共中央決定追授黃文秀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這是對她短暫而光輝的一生至高無上的評價,也是對她赤誠而堅定的初心最為圣潔的禮贊。作為同齡人,黃文秀的感人事跡,為許多八零后九零后年輕干部提供了一面人生鏡鑒。透過這面鏡子,我們感悟黃文秀的初心,帶來的不僅僅是感動,更多是關于人生境界的思考。
透過黃文秀的取舍,學習她以苦為樂的初心。黃文秀生于廣西貧困山區,憑著自己的辛勤努力,上了名校、拿了碩士,畢業后本可以留在大城市當白領、掙高薪,卻回到家鄉革命老區百色工作,主動請纓到地處邊遠、條件艱苦的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這位從貧困山區走出來的女孩,心里想的不是自己的體面與富足,而是致力改變家鄉落后面貌的“大事情”。家鄉雖窮、基層雖苦、崗位雖累、收入雖少,始終沒有動搖她扎根基層、干事創業的信念和意志,真真正正是不以為苦、樂在其中。對照她的選擇、她的取舍、她的苦樂,檢視我們心中時常存在的小我,開啟直擊靈魂的初心之問,內心的迷霧頓然消散。
透過黃文秀的擔當,學習她不懈奮斗的初心。在基層的三年,是黃文秀全部的工作歷程,短暫而清晰,平實而真切。這一千多個日日夜夜,在多少年輕人的生活日歷中,還是初入世事、幼稚生澀的階段,還是依賴家庭、嬌生慣養的狀態,而她卻一下子沉到最基層,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脫貧攻堅的重擔。白天黑夜、風里雨里,她奔波在山梁田壟之間,帶領群眾發展砂糖橘、八角、杉木等特色種植,建標準化果園、發展農村電商,在脫貧攻堅一線拼盡了全力。這種舍我其誰、時不我待的奮斗姿態,深刻昭示了山的女兒最直白的心聲,提醒著我們時刻不忘共產黨人的使命與擔當。
透過黃文秀的質樸,學習她植根人民的初心。黃文秀走家串戶開展工作,一心想為百姓辦好事辦實事。但是,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并非那么容易。剛開始,她也是常常吃閉門羹、聽風涼話。但她沒有退縮和逃離,而是用真誠和堅持打消了群眾的疑慮、融化了老鄉們內心深處的堅冰,靠實實在在的幫扶措施和真實可感的幫扶效果,讓貧困群眾的錢袋子鼓了,讓更多的老百姓富了、笑了,從而打心眼里接納她、信賴她。黃文秀自己生活一向節儉,卻經常出錢出物周濟有困難的老人和孩子。從這些事例中,我們可以深刻感受到黨員干部要有一個不變的支點——自己的工作要讓群眾真切感受到共產黨的好。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讓我們以黃文秀為鏡,植根人民、心系人民、服務人民,在平凡的崗位上以時不我待的奮斗狀態,踐行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與擔當。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