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吳天嬌、張帥)79歲的低保老人蘇紅玉獨居于海拔1800米的建始縣官店鎮雷家村,往年冬天,兩間老木屋瓦破壁裂、陰冷潮濕,常引發老人風濕病痛。去年下半年,她家進行危房改造解決了漏風滲水問題,老人整天樂得合不攏嘴。
“去年,我們共完成危改527戶,這個數字不僅全縣最多,并超縣下達任務16戶。”該鎮危改辦主任黃光社介紹道。
這份成績,來之不易。去年7月,恩施州危改工作督查組進駐官店,發現當年任務完成量不足10%,并存在對象不精準問題。官店屬高海拔鄉鎮,11月下旬進入霜凍期后無法施工,3個半月內不僅要完成余下任務,還要重新識別危改對象,難度可想而知。
為推進危改工作,該鎮新成立危改辦,黃光社任主任。為扛好這個擔子,他白天入戶走訪、開群眾會,晚上學政策、整臺賬,半個月內,把全鎮1000多家危改戶跑了個遍,剔除不合政策者280多戶。那段時間,前不久才因胃病住院的他,經常忙得吃不上飯。
令人想不到的是,這樣一個“拼命三郎”竟然受過處分:一年多前,黃光社因工作原因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并被撤去副鎮長職務。挨了處分,干勁咋還這么足?這與該縣紀委監委加強受處分干部后續教育管理,寫好問責“后半篇文章”的做法息息相關。
“受處分不是貼上標簽、打入‘冷宮’,也不是陷入‘泥潭’、再無前途,對受處分干部既不能一處了之,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按照“懲前毖后、治病救人”要求,該縣紀委監委出臺受處分人員回訪教育管理辦法,建立“一幫一”分級教育幫帶制度,定期對受處分干部家訪、談話、座談,動態跟蹤受處分干部的思想、工作、生活狀況。將回訪考察結果作為受處分人員恢復黨員權利、解除行政處分、干部考核和考察任用的考評依據,在遵循組織原則,充分考察考核、征求干部群眾意見基礎上,對改過自新、符合條件的受處分干部重新使用。
這些舉措在黃光社身上都有反映,鎮黨委書記曾兩次與他交心談心,鎮紀委多次上門訪談,在他受處分后不久,該鎮黨委就因其認錯態度良好、工作態度端正,安排其負責全鎮衛計工作。知恥后勇的他鉚勁干,下鄉途中不慎摔成左腿骨折后,仍堅持拄拐杖上班,一年過去,該鎮衛計工作從全縣倒數躍居前三。
“不因受過處分就放棄我,反而一直幫助我重新‘站起來’,組織對我這么好,再干不好,對不起這么好的組織?!秉S光社說。
該縣紀委監委還通過教育引導受處分干部正確看待問責,幫助他們打開心結、重拾干勁。官店口社區支部書記向緒雙曾因低保評定不嚴受黨內警告處分,起初他覺得“對他處理重了”,經縣紀委書記蔡倞與其談心談話,向緒雙認識到組織處分是為了避免他犯更大的錯,打那以后,他把“受過處分”當成阻擋“人情炮彈”的“防彈衣”,前不久社區評定79戶冬春臨時生活救助對象,無一人“開后門”。
正確看待處分,讓受處分干部自我要求更嚴、工作作風更實。該鎮黨委副書記張貴武兩年前因工作原因受黨內警告處分,那以后他更加嚴管自己和家人。近兩年,該鎮修建公路400多公里,涉及工程款近2億元,分管公路建設的他,從沒給開挖機的兒子介紹過工程,兒子還曾為此和他鬧過矛盾。
近兩年,該縣共對240余名受處分干部開展回訪教育,已有7名處分影響期滿、切實改過自新、現實表現良好的干部被重新提拔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