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王廳)“細哥啊,我有個問題想咨詢一下您!”“細哥,我可能遇到騙子了,幸好您告訴過我,不理他,沒上當!”7月24日9時許,在鄂州市鄂城區碧石渡鎮龍會山村,居民們見到社區民警沈志剛來了,都熱情地向他打招呼。
沈志剛今年47歲,年紀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所里同事、轄區居民都親切稱他“細哥”,他的手機從不靜音,只為及時接聽居民電話。對于基層派出所民警來說,打造楓橋式派出所,從來都不是一句口號,而是真真切切為群眾著想,實實在在為群眾辦事。
今年來,鄂州市公安局鄂城區分局碧石渡派出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精心打造“細哥說事”警務品牌,不斷提高全天候服務群眾和保障安全能力,努力回應轄區群眾對平安品質的更高期待。
“細哥說事”工作室 擦亮紓困解憂“金招牌”
居民遇到煩心事怎么辦?走,“細哥說事”工作室里嘮一嘮。今年6月,碧石渡派出所設立“細哥說事”工作室,已經幫助居民調處矛盾糾紛20余起。

沈志剛(右一)聯合“鄉賢理事會”成員調解矛盾。通訊員 供圖
李邊村村民李某山與李某志兩家系鄰居,兩家人多年以來因土地糾紛積怨頗深。7月23日,兩家人又因門前出行的道路問題發生爭吵。
正在“細哥說事”工作室忙碌的沈志剛得知后,將雙方領到“說事室”,同時聯系“鄉賢理事會”,發揮“老支書”“老族長”“老黨員”等理事會成員的“親緣、人緣、地緣”優勢,現場幫助兩家人緩和矛盾。通過大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開導,雙方最終握手言和。
“‘楓橋經驗’體現出的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以人為本、和諧共生的特征,充分體現出了其存在的社會價值,我們‘細哥說事’工作室也正是這樣做。”碧石渡派出所所長張明介紹,派出所還依托“細哥說事”工作室,組織開展反電信詐騙、交通安全等系列普法宣傳,防患于未然。
7月2日,金盆村居民張大媽認識了一名網友“阿晶”,隨后兩個星期“阿晶”不時給她推送“在保護身體健康的路上把錢賺了”的思想,并推薦其投資2888元,承諾兩年內可以獲得3萬元的健康回報。7月15日,張大媽來到“細哥說事”工作室,向“沈細哥”請教靠譜不靠譜。

沈志剛(左二)向群眾宣傳反詐知識。通訊員 供圖
“天上不會掉餡餅,騙子就是以超高回報率為誘餌迷惑您!錢一轉過去,對方肯定會立即刪除好友,讓您血本無歸!”沈志剛告知張大媽千萬要謹慎,張大媽聽后恍然大悟,慶幸自己沒有上當受騙。
“讓群眾‘話有地方說,理有地方講,苦有地方訴,事有人去做,是我們的努力方向和不變初心。”所長張明表示,“細哥說事”工作室已開展系列法治宣傳17場次,成為派出所繼接警中心和戶籍室之后的第三個窗口部門,和諧、順暢、舒心的警民關系在轄區蔚然成風。
“特色巡防”織密網 下好齊心共治“一盤棋”
“串百家門,方知百家事”,這是該所教導員付慶武的工作信條。酷暑無礙腳步,付慶武帶著一個記錄本、一支筆,將每次下村走訪了解的信息寫得密密麻麻。暑期,付慶武越來越忙,他不僅要到轄區開展日常走訪,還要加強對轄區水域的巡邏守護。
“再往前走幾步,就要陷到泥沙里了!你們幾個年輕人快點離開河邊,這里不安全!”7月22日,付慶武帶領“紅袖標”巡防隊員巡河時,發現有幾名在河邊嬉戲追逐的年輕人,一邊大聲勸阻一邊說服教育。

民警和“紅袖標”巡防隊員在轄區水域巡查。通訊員 供圖
如果說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根和魂,那么堅持多元共治算得上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實現手段。碧石渡派出所探索群防群治新機制,想方設法擴大自己的“朋友圈”。
該所聯合鎮平安辦推動轄區群眾、社區干部、網格員、單位內部保安、治安信息員多方力量參與,組建兩支常態化巡防隊伍,即“紅袖標”巡防隊、網格巡防隊,確保村組24小時有人巡邏。

派出所聯合鎮平安辦開展信息采集工作。通訊員 供圖
今年3月中旬,盧灣村發生兩起家禽被盜案件。碧石渡派出所以警情、案情制導,臨時組建以“紅袖標”為骨干、“村小組長”為成員的打擊盜竊家禽巡邏隊,精準開展防范巡邏,民警當場抓獲企圖再次流竄作案的2名犯罪嫌疑人楊某、孫某。
此后,轄區再也沒有發生過家禽被盜案件。
日常工作中,碧石渡派出所還積極發動巡防隊員、鎮(村)干部協助開展護學、反詐宣傳、信息采集等工作。2023年以來,碧石渡鎮有效警情量同比下降90%,可防性案件數同比下降95%,居民的安全感滿意度大幅提升。
“熱心快腸”見真情 搭建警民一家“連心橋”
群眾利益無小事,處處留心皆民生。融入群眾,主動了解群眾需求,將貼心服務送到群眾身邊,這是碧石渡派出所民警輔警的真實寫照。
金文武村金大爺有一對雙胞胎孫子,老人特別溺愛大孫子,以致于孩子出現玩手機厭學的情況。今年3月,副所長柯洋得知該情況后到學校深入了解并上門家訪,和孩子語重心長地交談,協同家長和孩子“約法三章”。

民警走訪轄區居民。通訊員 供圖
柯洋家訪后,中途遇到大雨,淋成“落湯雞”,但他毫無怨言。有一次他外出在路上遇到金大爺放學的小孫子,還讓他帶話,多關心一下哥哥。金大爺特意買了臺“老年機”與智能手機切換使用,只為幫大孫子戒除網癮。這個五年級的小學生在柯洋和學校、家長的教育引導下,逐漸收心,成績也突飛猛進。
4月初,社區民警沈志剛得知外省來碧石渡鎮經營煙酒生意的小趙是一名吸毒前科人員,小趙和女友一起選擇來鄂州,就是想遠離原來的環境,開始新的生活。

與社區戒毒(康復)人員談心談話。通訊員 供圖
有時候心情煩躁,小趙在家里亂發脾氣,女友既擔心又著急。得知情況后,沈志剛及時上門,暖心地鼓勵小趙要積極向上,只有重新回歸正常生活才有更好的明天。
從他女友那里得知,小趙很喜歡孩子,細心的沈志剛就在網上合成了兩人“寶寶”的照片發給小趙。小趙說,“就是這張照片,讓我有動力熬過那段艱難的日子”。現在小趙不僅戒掉了毒癮,還成為了一名轄區志愿者。
“‘一點一滴打好基礎,一心一意做好服務’,這十六字‘平安經’是做好群眾工作的關鍵!”如今,在“楓橋”精神的激勵下,碧石渡派出所民警輔警正在轄區村灣、企業、居民中忙碌穿梭,他們在密切聯系群眾中聚民眾之智,在真情服務群眾中解群眾之憂,在為民服務的路上不斷前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