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數字化是我國開辟教育發展新賽道和塑造教育發展新優勢的重要突破口。2024年,湖北省教育數字化轉型專項行動推進會上,明確2025世界數字教育大會在鄂舉辦,要求各地抓緊完善教育數字化基礎設施,補齊師生數字化終端配備短板。鄂州市、鄂城區“教育十條”也對推進教育數字化、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提出明確要求。
一、概況與成效
鄂城區現有中小學校83所,其中高中2所,初中15所,九年一貫制2所,小學64所。在校學生68679人,占全市在校生總數57.36%。近年來,鄂城區不斷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設投入,著力提高教育信息技術和硬件設施水平,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應用。
(一)信息化硬件環境不斷完善。全區中小學已實現“三通兩平臺”建設全覆蓋。自2014年實施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工程以來,全區共采購了1019套教學一體機設備,中小學教學班班通設備覆蓋率100%,教師在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和鄂州教育公共服務平臺注冊率100%。全區31所中小學建有精品錄播室,65所中小學設有微機室。2014年和2017年,全區分兩批進行了“同步課堂”項目建設,除碧石渡鎮和樊口街道外,其他鎮街中心小學和部分教學點設有同步課堂,主講課堂共計10間,聽講課堂共計19間。
(二)信息化隊伍建設不斷加強。全區各校均設立了教育首席信息官(CIO),遴選了7名專業水平高、業務素質強的信息化教師,成立鄂城區教育信息化專家指導委員會,參與全區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方針政策的咨詢,對全區教育信息化智慧校園建設、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區建設等重大問題進行專題研究,提出解決對策或政策建議。
(三)信息化應用能力不斷提升。全面實施鄂城區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2.0“整校推進”培訓提升工程,全區合格率100%、優秀率 97.2%。開展“基礎教育精品課”“中小學實驗精品課”“優秀自制教具展評”等活動,在各級各類教育信息化活動中參與率和獲獎率均位居全市前列。區教育局先后在湖北省“教育技術理論與實踐”論文活動和省級學生數字素養提升實踐活動中榮獲“團體優勝單位”,實驗小學、澤林中學等多所學校數字校園應用場景案例入選省級結集匯編案例。
二、問題與挑戰
當前,鄂城區仍存在城鄉資源分配不均、優質資源總量不足、教學模式傳統等問題,教育數字化轉型在基礎設施設備、平臺系統建設和隊伍能力水平方面還存在一些短板。
(一)基礎設施有待完善。教學班班通常規使用年限一般為5年,但全區使用了10年的有416臺、8~9年146臺、7年40臺、6年109臺。其中,7年以上的班班通已基本無法使用,迫切需要更新;有49所中小學計算機教室建設已有10年,無法正常使用;教師終端配備(電腦)嚴重不足,按師機比1:1、生機比8:1要求,10個鎮街學校教師終端缺口1764臺,學生終端缺口4002臺;校園廣播、錄播設施陳舊。
(二)數字創新應用不夠。目前沒有統一的智慧教育云平臺,暫無法構建將學校各類應用統籌、打通數據孤島、統一保障數據安全的數字基座;中小學校智慧校園應用系統統籌規劃不足,尚無面向教育業務流程管理的綜合管理系統和基于教育大數據的分析決策系統;教育基礎數據庫、教學質量監測評估系統、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等不夠完善。
(三)教師隊伍能力不足。部分教育管理者、教研人員、中小學校長數字信息化素養不強,教師運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教育教學不夠深入,城鄉和校際之間教育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差距較大,缺少熟悉教育業務和信息化技術的復合人才,中小學校長和教師的整體信息化素養不高。
三、思考與對策
要培養具備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質生產力人才,教育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下階段,鄂城區教育信息化工作將繼續做好以下工作:
(一)制定區校兩級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全區制定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明確發展目標和任務。各校以需求為核心、以應用為關鍵,制定科學合理的教育信息化建設方案,“量身定制”數字校園“名片”;加強試點示范,鼓勵特色發展,因校制宜,探索性打造虛擬實驗室、智慧閱覽室、智慧書法教室、智慧音樂教室等智慧教學環境。
(二)加強新型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堅持“云一網一端”一體推進,鞏固教育信息化2.0的建設成果。在網絡環境方面,建設高速、集約、綠色的教育專網,統一接入各類資源平臺、管理平臺,逐步實現校園全光網絡升級改造、無線局域網全覆蓋;在教學終端普及方面,按需配備、更新教室多媒體設備、計算機教室和教師終端。
(三)探索構建區級智慧教育平臺。依托省、市智慧教育平臺,打造適切性強的區級智慧教育平臺,推進學習、教學和管理過程中的數據共通共享。探索建立電子學生成長檔案和教師發展檔案,建立多樣化的學生、教師和學校數據應用和分析模式。
(四)推進課堂教學過程數字化。全區各校深入應用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實現教學內容、學習資源、教學過程等方面的數字化;普及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名校網絡課堂等“三個課堂”;探索構建課堂智能反饋系統,通過對課堂教學的感知、分析,為老師的教學反思提供即時反饋,為教研員的循證教研提供客觀依據。
(五)培養以數字能力為基礎的新教師。面向各校教育首席信息官(CIO),開展數字化領導力與治理能力提升培訓,增強數字化意識和思維;促進共建高校專家團隊聯合中小學校協同攻關,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并組織開展各級各類教師數字素養提升實踐活動,促進信息化與課程、教學深度融合。
(六)推動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學融合。大力推動人工智能教育試點校建設,強化人工智能師資隊伍培養,逐步推動人工智能教育在我區實現面的加速普及、質的穩步提升,爭創“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區”。充分發揮互聯網+教育企業積極作用,不斷探索創客教育、STEAM學習等新型學習模式,實現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何建萍(鄂城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責編:呂鑒蕾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