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王焱堯、呂鑒蕾 通訊員嚴耀光)15日上午,鄂州市發改委對外發布,《鄂州市臨空經濟區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獲得通過,原隸屬于鄂城區轄區的7個鄉鎮被整體或局部并入臨空經濟區。
未來,臨空經濟區將定位為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國家多式聯運創新示范基地、中部地區開放新高地、長江中游城市群臨空產業聚集區。
《方案》明確,到2021年,鄂州民用機場、順豐速運轉運中心、貨運航空基地、航空物流園建成運營;到2025年,臨空經濟區年航空貨郵吞吐量達到245萬噸,年旅客吞吐量100萬人次;2045年,年旅客吞吐量1500萬人次。
區劃:新廟鎮部分并入 托管三江港區
《方案》指出,臨空經濟區西起鄂黃大橋連接線,北抵長江,東接黃石市主城區與鄂州市花湖鎮界,南接黃石市下陸區、鐵山區。
臨空經濟區包含鄂城區燕磯鎮、花湖鎮、楊葉鎮、沙窩鄉、碧石渡鎮、汀祖鎮、新廟鎮(葛山大道以東區域)七個鄉鎮,并托管鄂州市三江港新區,規劃面積178.7平方公里。
據悉,鄂州市"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江中游城市群等發展戰略疊加區,這個范圍1.5小時航程可覆蓋全國90%的主要經濟區域,具備銜接東西南北航線,開展聯程聯運的區位優勢,可有效輻射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關中—天水等各主要經濟區。
《方案》指出,鄂州市民用機場與武漢天河機場共建武漢都市圈航空客貨雙樞紐,被列入全國首批綜合交通樞紐示范工程。
武漢鄂州攜手列入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布局承載城市,鄂州市堅持構建"大交通"體系,為建設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和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
空間:形成"一港五區"臨空新格局
按照集約緊湊、產城融合理念,臨空區的整體空間發展格局是"一港五區",包括產城融合發展區、先進制造引領區、航空物流集聚區、綜合服務創新區和生態基底保護區。
國際物流航空港,位于臨空經濟區中部,規劃面積22平方公里。立足現代國際物流產業,完善機場服務功能,重點發展航空貨運、航空快遞、航空維修、航油航材等產業。
產城融合發展區規劃面積37.4平方公里,發展企業總部、金融服務、高端商務、貿易會展,建設城市綜合體,完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打造產城融合發展的現代都市典范。
先進制造引領區規劃面積22.5平方公里,重點布局綜合保稅區、航空貨運總部區等功能性項目,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裝備、大健康等產業,打造臨空產業集群。
航空物流集聚區規劃面積18.3平方公里。積極發展現代物流、配送產業集群,發展航空服務、電子商務等重點產業,帶動相關配套產業協同發展。
綜合服務創新區規劃面積18平方公里。建設國際航空特色城市生活區,發展高端居住、酒店、綜合商貿,創新發展航空經濟區綜合服務業。
生態基底保護區規劃面積約60.5平方公里。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綠色生態屏障,保護山水林田湖草,審慎開發江湖近岸景觀帶,發展休閑體驗、科普教育、創意文化與生態養生。
定位:國內唯一的航空貨運樞紐機場
根據《方案》內容,臨空區定位為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國家多式聯運創新示范基地、中部地區開放新高地、長江中游城市群臨空產業聚集區。
《方案》明確,臨空經濟區將依托覆蓋全國、輻射全球的國際物流核心樞紐,連接發達經濟體與新興經濟體市場,構建中部地區對外開放通道和國際物流門戶平臺,建設面向全球的國際航空貨運樞紐、亞洲國際航空物流中心、華中冷鏈物流中心。
臨空經濟區加快航空港和三江港的口岸建設,與武漢鐵水公空等全球化口岸互聯互通.建立健全一體化組織中的貨物交接、信息共享、責任劃分、保險理賠等方面的制度規范,整合貨源、運輸、單據、金融等大數據信息系統,推進"一單制"全程無縫運輸服務。
大力發展航空物流、電子商務、分撥轉運配送、交易結算等臨空生產性服務業;培育壯大先進臨空制造業,促進產業鏈配套,夯實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大健康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長江中游城市群高端產業聚集區,形成全球生產和消費供應鏈重要節點。
據悉,鄂州民用機場定性為航空"貨運樞紐",是國務院、中央軍委批準的國內首個、目前唯一的航空貨運樞紐機場,也是全球第四個、亞洲第一個國際航空貨運樞紐。
機場采用國際航空貨運“樞紐機場+貨航公司"主導發展模式,將發揮國際際航空貨運樞紐的示范帶動作用和產業引領作用。
遠景:年旅客吞吐量1500萬人次
《方案》設定了近期、中期和遠期3個發展目標。
近期目標是到2021年,鄂州民用機場、順豐速運轉運中心、貨運航空基地、航空物流園建成運營,臨空經濟區貨運樞紐功能初步顯現,起步區規劃基本完成。臨空經濟區基礎設施、公共配套服務、產業規劃構架初步形成。
到2025年,年航空貨郵吞吐量達到245萬噸,年旅客吞吐量100萬人次,多式聯運綜合交通體系基本建成,實現天河-鄂州機場互聯互通,客運消費性服務體系及生活出行配套設施基本完備。同時,經濟總量達到1500億元,實現稅收120億元。
到2045年,年航空貨郵吞吐量達到765萬噸,年旅客吞吐量1500萬人次。形成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的多組團集約緊湊發展的生態城市,成為航空貨運特色鮮明、功能優勢突出、高端產業集聚、公共服務高效、綠色生態宜居的臨空經濟區。
湖北省發改委提出要求,將積極推進鄂州市臨空經濟區建設,努力把鄂州市臨空經濟區打造為立足中部、服務全國、面向全球的大樞紐、大通道、大平臺,建設成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綠色生態宜居示范區。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