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記者張磊、通訊員肖永軍、陳浩)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了2018年試點國家濕地公園驗收結果,湖北松滋洈水國家濕地公園等112處試點國家濕地公園通過驗收,成為“國家濕地公園”。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通知要求,驗收通過的試點國家濕地公園應堅持“全面保護、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原則,采取多種措施,不斷加強濕地生態系統的管理,逐步擴大濕地面積,提高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充分發揮濕地公園的科普宣教作用,大力開展濕地保護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濕地保護意識;加強科研監測,為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濕地資源提供科學依據;加強國家濕地公園制度建設,依法保護相關權益人的利益。

據了解,松滋洈水國家濕地公園位于松滋市西南部洈水鎮境內,地處宜昌三峽、張家界、古荊州旅游“金三角”的中心部位。公園以亞洲著名人工淡水湖洈水水庫為主體,屬人工濕地類和庫塘、稻田濕地兩個濕地型。公園規劃為五個功能分區:濕地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宣教展示區、合理利用區和管理服務區。

公園懷抱千頃碧水,湖面碧波蕩漾。9公里長的“S”型大壩,猶如水上長龍,托起一座“高峽平湖”。公園水系發達、水質甘冽,常年保持在國家Ⅱ級標準以上。湖中島嶼星羅棋布,青山如黛。湖中200多處港汊蜿蜒交錯,形成“水上迷宮”;500多個湖心島水中崛起,形成“玉盤群螺”;500多個半島群峰毗連,層巒疊嶂,山水相依,形成“百島畫廊”。
濕地孕育萬物生靈,植被豐茂疊翠。由于人為干擾和破壞極少,洈水濕地生物多樣性豐富。現有維管束植物472種,其中有水杉、銀杏、南方紅豆杉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3種。園中鳥類資源極為豐富,現已發現鳥類多達144種,其中有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國家II級重點保護動物鴛鴦、褐翅鴉鵑、小鴉鵑等11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