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峰介紹油紙傘的制作技藝。桂朝薇 攝

隊員在觀摩成型的傘骨。桂朝薇 攝

蘇恒泰油紙傘工作室老師給隊員講解傘骨的連接技巧。桂朝薇 攝

圖為在正式傘繪之前,專業國畫老師王希民傳授傘繪技巧,并為隊員講解傘繪構圖以及特點。劉思辰 攝。

圖為實踐隊成員正在勾勒傘繪主體框架,國畫老師王希民進行指導。 許奧 攝。

圖為實踐隊成員小心翼翼共同為傘面上色,仔細觀察,不斷修改。許奧 攝。

圖為傘繪初步完成之后,實踐隊成員為之題字: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并當場宣誓。許奧 攝。

實踐隊在蘇恒泰油紙傘工作室門前合影。許奧 攝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湖北日報大學生記者團見習記者 李清宇 劉念 許奧)“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戴望舒在《雨巷》中,借一把油紙傘,描繪出一幅朦朧浪漫的畫面。而說起油紙傘的知名品牌,武漢人一定會提到 “蘇恒泰”。2016年,蘇恒泰油紙傘制作技藝被認定為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近日,湖北第二師范學院“楚音漢蘊”社會實踐隊走進蘇恒泰油紙傘工作室,體驗傳統手工藝的制作技藝,感受湖北“非遺”的獨特魅力。
據了解,“蘇恒泰”品牌1864年在漢口創立,創始人為湖南人蘇文受。“蘇恒泰”油紙傘曾名揚華中,以結實耐用著稱,相傳能抵抗6級大風。歷經百年風雨后,老字號“蘇恒泰”一度在人們的記憶里消失。近年來,在第五代傳承人蘇峰的努力下,“蘇恒泰”油紙傘不斷改良和提升工藝,適應市場需求,走上復興之路。
踏過四級青石板,撲面而來的是一股油紙傘工作室特有的桐油“清香”,抬頭隨處可見掛滿屋子的成品油紙傘,實踐隊來到了蘇恒泰油紙傘工作室。就是在這里,實踐隊呆了一個多月,跟著蘇峰及工作室老師傅學習油紙傘的制作。
“蘇恒泰油紙傘主要由棉皮紙、桐油、竹子與線制作而成,但是選材非常講究,做傘骨一定要用株洲茶陵的上好毛竹,做傘面的紙一定是陜西隕縣的白桑皮紙和棉皮紙,黏合它們一定要用湖北羅田的青柿油。至于制作工序,要經過泡竹、刨竹、拼傘骨、飛線穿花、上紙、繪畫和上油等,至少需要耗時一個多月才能制作而成。” 蘇峰詳細地介紹了油紙傘的制作材料和制作工序。
邊學邊做,實踐隊迅速開始了油紙傘的制作。由于其制作技藝的繁瑣和考究,實踐隊在實際操作中也遇到了一些狀況和困難。“在使用竹刀制作傘骨時,幾位隊員不小心劃傷了自己” “傘面凹凸不平,作畫難度大幅增高,一個普通的圓形,隊員需要花20分鐘完成”……隊長高煜焜說,“但是我們都沒有放棄,依然堅持制作,努力克服。”
負責傘面設計和繪畫的是湖北第二師范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大二學生王華杰和劉念。“要提前繪制草圖,反復練習之后,再開始在傘面繪畫”,在多次繪畫失敗后,王華杰總結了經驗,“傘面是用牛皮宣制成,比一般的宣紙要結實,但是把傘撐開作畫時依然要很小心,如果用力過大,傘面就會被戳壞。”
不怕失敗,注重細節。實踐隊一步一個腳印,細心地完成著每一道工序。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個多月后,由實踐隊親手設計、制作的油紙傘出爐。“這是一次非常難得的體驗,我們收獲滿滿!”高煜焜說,“希望通過大家的努力,湖北傳統手工藝得以發揚傳承,非遺文化也能源遠流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