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炘蔚
當地時間1月12日凌晨,
美國聯邦政府部分停擺進入第22天,
創下美國政府歷來停擺時間最長紀錄。
在此之前最長的停擺,
發生在克林頓政府時期。
自1995年12月到1996年1月,
共計關門21天。
而在特朗普政府任期內,
這已經是第三次政府停擺。
本次停擺的起源,
是有關邊境墻撥款的爭議。
特朗普要求國會撥款50億美元“建墻”,
但相關法案無法通過;
而民主黨人提出的法案,
又遭到共和黨和特朗普拒絕。
因而,預算于去年12月22日到期后,
政府部分部門無奈“關門”。
隨后,兩黨多輪磋商未獲成效。
當地時間1月8日晚9點,
美國政府停擺18天之際,
特朗普發表全國電視講話。
他表示,
“政府的關閉只有一個原因:
民主黨不為邊境安全提供資金。”
民主黨隨后指責特朗普,
“制造危機,煽動恐慌?!?/p>
一天之后,
白宮與國會的會談再度不歡而散。
特朗普問眾院議長佩洛西,
如果他讓政府“開門”,
民主黨是否會同意建墻費用。
遭到拒絕后,特朗普當即離場,
并稱與民主黨談判是“浪費時間”。
佩洛西則表示,
特朗普的行為“暴躁且任性”。
美國聯邦政府的停擺影響廣泛。
80萬聯邦雇員被迫無薪工作,
或者無薪休假。
由于沒有工資,
員工的賬單不斷累積。
停擺期間,
眾多國家機構“低功率”運轉。
機場安檢員頻頻請假,
情侶領不到結婚證書,
國家公園垃圾桶滿溢……

資料圖:2018年12月23日,白宮前的國家圣誕樹區域因“政府撥款缺失”關閉。中新社記者 沙晗汀 攝
在美國農業部任職的一名雇員說:
“最具挑戰的是對未來毫無頭緒,
不知道這會持續多久?!?/p>
2018年中期選舉后,
特朗普面對“扭曲國會”,
即兩黨分別控制參眾兩院。
這種情況下,
兩黨議員在投票中往往壁壘分明,
法案難以通過,國會效率低下,
耗盡民眾耐心。
本次停擺究竟何時能夠解決,仍然未知。
但美國不同政見者之間的分歧,
只見增大不見彌合,
這一現狀,恐怕很難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