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發改委官方消息,日前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全力做好2019年春運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就2019年春運相關工作進行部署,除了強調運力保障,九部門此次還聚焦于懲治不文明出行行為,要依法嚴懲“車鬧”“機鬧”“高鐵霸座”等行為,維護良好出行秩序。
《意見》強調,交通運輸部門要加強司乘人員教育培訓,提高處置不文明行為的能力;鼓勵乘客參與運輸安全保障,勇于制止影響駕駛員正常駕駛、侵擾公共運輸安全的旅客違法行為;配合公安部門對涉嫌違法犯罪的行為依法予以懲處。民航、鐵路部門要依法依規對嚴重擾亂運輸秩序、危害運輸安全的失信人分別采取在一定期限內限制乘坐飛機、火車的懲戒措施。
《意見》指出,要持續強化信用記錄。公安、交通運輸部門要對因交通違法違規行為受到行政刑事處罰的道路、水路客運經營主體和駕駛人進行記錄;鐵路部門應依據有關規定對查處的具有擾亂站車運輸秩序、倒賣車票、制販假票、持偽造或過期無效車票乘車、危及鐵路運輸安全等失信行為的當事人進行記錄;民航部門要依據《民航行業信用管理辦法》對具有嚴重擾亂航空運輸秩序或根據法律法規應予以處罰行為的當事人進行記錄。

同時,發揮信用監督作用。按照中央文明委要求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交通運輸部三部門辦公廳《關于開展交通出行領域嚴重失信行為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深入開展交通運輸領域失信專項治理,強化信用的規范和約束作用。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對客運服務相關企業開展了公共信用評價,各地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牽頭部門要將評價結果作為加強信用監管的參考。鼓勵廣大旅客通過“誠信春運公眾監督平臺”,主動監督身邊的違法違規和不文明行為,點贊好人好事和優質服務,形成全社會監督的信用環境。
據了解,經相關部門會商預測,2019年春運全國旅客發送量將達到29.9億人次,比上年春運增長0.6%。其中,道路24.6億人次,下降0.8%;鐵路4.13億人次,增長8.3%;民航7300萬人次,增長12%;水運4300萬人次,與上年基本持平。總體來看,客運總量增速放緩但結構發生變化,鐵路、民航運輸需求仍保持較快增長。節前學生流、務工流相互疊加,客流高峰來得早、持續時間長,節后客流相對平緩。自駕出行明顯增多,保障道路安全暢通的任務繁重。春運期間客流、車流激增,安全形勢較為嚴峻。今冬明春煤炭、糧食等大宗物資運輸需求旺盛,“以客為主、客貨兼顧”難度較大。
因此,在出行服務方面,《意見》要求,鐵路要優化售票組織,創新服務舉措,進一步擴充互聯網售票系統處理能力,提升旅客購票體驗;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惡意搶票和倒票行為,維護公平購票環境。道路客運要進一步優化聯網售票服務,提高可售率、網售率。檢票方面,鐵路要推廣自助實名制核驗通道,實現“刷臉”進站;增設“綠色通道”,方便時間緊張的旅客快速進站。民航要在重點機場進一步推廣電子登機牌,實現“無紙化”便捷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