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記者王兵、通訊員萬永莊、朱光波、夏欽敏)2月21日,從民政部傳來消息,經中國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評審會鑒定,確認麻城市為中國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這是我省繼大冶、黃梅之后,第三個榮獲這張國字號名片的縣(市)。

麻城歷史悠久,春秋為楚地,秦屬南郡,漢為西陵。后趙部將麻秋南下筑城以守,始有麻城之名,自公元598年設建制縣,歷經唐宋元明清相沿不變,迄今已有1420年。該市境內文物點達1718處,人文景觀有史前文化遺址、古戰場遺址、杏花村、柏子塔、帝主廟、古孝感鄉遺址等。境內有千年以上古鎮有5個、千年以上古村30個。

麻城文化底蘊厚重。相傳曹操、李世民、李白在麻城有遺篇留存,三國魏尚書毛玠、晉名醫王叔和、宋名士陳季常在麻城有靈骨封丘。在明代,麻城涌現進士136人、舉人482人,列《明史》者10人,造就了劉天和、梅國楨、李長庚等一大批文武俊杰,被譽為“湖廣進士第一縣”。明代大思想家李贄、“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也在麻城留下足跡。

近年來,該市注重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開展了境內千年古縣(古鎮、古村)的歷史文脈梳理,拍攝了《千年古縣 多彩麻城》電視專題片;對全市地名文化遺產進行全面普查,設立了一批地名標志牌,積極推進地名普查成果轉化和利用,提升地名文化品位,2017年出版了《麻城地名故事》,講述136個地名故事,2018年出版了《麻城市行政區劃圖》《標準地名圖》《地名志》等圖錄典志;加強公共文化體系建設,加大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力度,修復傳統村落25家,將各地姓氏宗祠逐步轉化為村史館。
該市擦亮孝善文化、移民文化、科舉文化、紅色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先后榮獲“中華詩詞之鄉”“中國楹聯文化城市”“中國孝善文化之鄉”“ 中國映山紅第一城”等稱號。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