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作為著名的“教授縣”,在過去的一年里,蘄春縣脫貧攻堅涌現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人和事。其中,大同水庫管理局集體、張塝鎮土庫村群眾孫陽春的突出事跡至今仍被村民津津樂道。為此,3月8日開始,記者先后采訪了大同水庫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和脫貧戶孫陽春。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呂鑒蕾 通訊員 陳鈺、黃煥、 呂鴻)3月10日,群山環抱中的蘄春縣張塝鎮土庫村空氣清新碧空如洗,孫陽春套著長筒靴忙碌于田間地頭,談到馬鈴薯種植,他格外熟稔:“田地得深耕細耙,提高蓄水保肥能力;種植得適當密植,深種深蓋土,這樣結薯量就上來了!”
一眼望去,偌大的連片地塊嫩綠喜人,孫陽春抹了一把臉,驕傲地說,“下一步搞好澆水、施肥、除草,端午節前后就能上市,我這無公害品質搶手得很,一斤能賣到一塊多!”同行的駐村扶貧隊員方童星、吳瀾濤介紹:“老孫是技術派能手,馬鈴薯只是他產業脫貧的一個縮影!”
土庫村地處鄂皖交界處,距離張塝鎮區12公里,全村508戶2032人中尚有162戶460人未脫貧。孫陽春的脫貧致富經歷,被村民們不約而同地豎起大拇指。談到淪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過往,孫陽春略為無奈——2008年初,當他開著自家三輪車從鎮區取糠返程時,眼瞅著對向車道一摩托車主疑似醉酒橫行時,立馬靠邊停車,誰料對方徑直撞了上來,并為己方車上器具所傷最終不幸身亡。后經公安局、鎮村等多方據實調解,最終由孫陽春賠償對方6萬余元。面對“飛來橫禍”,孫陽春一度十分沮喪:家中七口人生活,全靠自己和妻子勤爬苦做,賠償金靠四處舉債湊齊,“了卻一件心病。”
2013年,土庫村村民代表大會一致通過孫陽春入列貧困戶。日子過得緊巴了,但是他自強的心并沒有消沉下去。
2014年初,他主動報名參加了由縣農業局舉辦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信心一步步重拾起來。種田是主業,孫陽春心痛于一些田地因戶主外出務工拋荒,當年就在土庫、孫沖、胡塆、塘坻等地“撿”種200余畝;養豬、養牛多管齊下,合奏起“春亞家庭農場”序曲。年底回籠算賬,孫陽春一下子傻了眼——塘坻村90畝田地,除開種植人工、運輸管理、油費開銷等,到手不足3000元!“我是揣著夢想起個大早,趕個晚集!不過,吃點虧不算晚,終于明白了‘有多大腳才適合多大鞋碼’!”
征程再上,義無反顧。2017年,不服輸的孫陽春這次選擇了“收縮戰線”——種植穩定在自己能力范圍內,30畝;養殖黃牛8頭、生豬16頭,“每天凌晨四點起來,煮豬食、喂牛,再把黃牛送到山崗上放養,一早便搭乘班車到劉河、青石等臨近鄉鎮做小工,晚上再伺候豬牛。”
一年下來,他整整瘦了十來斤,但是產糧3萬余斤、年綜合收入7萬余元的收獲讓他笑得格外燦爛——“這輩子做夢都想著脫貧,沒想到真的如愿了!”他誠懇地說:“教育扶貧,幫助我三個孩子能夠走進學堂;產業扶貧,給我增添了多元化種植養殖信心,我發自內心感謝黨的好政策!”
瞅準“電商經濟”,孫陽春的腦袋瓜又活泛起來,2018年他還開辟出化肥代銷、西瓜蘿卜套種、豆粑網銷模式,新增獲利2萬余元。村支書王國富介紹,孫陽春熱心于村里的河堤整修、鄰里救助等公益事,在他的帶動下,土庫村的農副土特產品開始逐步走出深山,走向市場,帶動廖理奎、張茶花、孫民啟等群眾年增收2000余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