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割蘄艾。通訊員供圖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 (記者王焱堯 呂鑒蕾、通訊員陳鈺 王晴 孫威)品牌價值第39位,專利產品145項,帶動2萬戶貧困家庭5萬人脫貧……蘄艾,這棵神奇的小草,正在不斷書寫傳奇。
貧困戶們笑了
5月29日,記者來到蘄春縣漕河鎮劉榜村,呈現在眼前的是這樣一幅鄉村圖景:滿眼都是郁郁蔥蔥蘄艾,百余名群眾忙著收割。新鮮、壯實的蘄艾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人們臉上滿是笑容。
“種植基地、廠區生產線僅一路之隔,方便了群眾生產生活,也助力了企業發展。”“80后”艾師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志祥告訴記者,種植基地種植蘄艾面積約570畝,附近就是一處易地搬遷點,基地的勞動者也主要是周邊的貧困戶。
在基地的帶動下,貧困戶們的收入也越來越可觀。陳志祥為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他與26戶貧困戶簽訂了幫扶協議,7名貧困戶在艾廠和基地務工,每人月保底工資2100元;按400元/畝價格流轉11戶48畝田地,戶平增收1800元;依托合作社吸納貧困戶貼息貸款入股,10戶貧困戶年戶均分紅3500元。
此外,企業免費給貧困戶提供艾苗艾種和技術,按最低保護價12元/公斤回收艾葉,戶均創收超過3000元。
新動能在聚集
而這正是蘄春依托“蘄艾”這棵神奇的小草,全力推進精準扶貧的一個縮影。
據介紹,目前該縣1萬余家蘄艾種植戶、兩千家蘄艾企業和電商平臺參與精準扶貧,成功帶動2萬戶貧困家庭5萬人脫貧。
在此過程中,蘄春縣政府也逐漸探索出一條“政府+企業+基地+貧困戶”扶貧模式。縣政府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定位,制定了蘄艾種植規劃,為貧困戶量身定制“34331”扶貧工程,即用3年時間,每年帶動4000戶貧困戶,給予戶均3000至6000元補貼和3萬元貼息貸款扶持,實現戶均增收1萬元。
同時,蘄艾企業與貧困戶逐漸組成利益共同體。“全縣近70家規上蘄艾企業與15個鄉鎮辦簽訂蘄艾種植收購協議,企業免費提供種苗和技術。”蘄春縣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貧困戶進入蘄艾健康產業鏈,打工得薪金,土地流轉得租金,無息扶貧貸款入股得股金,保護價銷售艾葉得利潤,人均年綜合收益過萬元。
眼下,“蘄艾”這棵神奇的小草,正在凝聚起蘄春高質量發展的的新動能。
據悉,目前,蘄春縣蘄艾種植面積18萬畝,開發蘄艾產品28個系列、近1200個單品,擁有準、械、消、妝字號15個、專利產品145個;全縣蘄艾全產業鏈從業人員達10萬余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