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萬艷華、徐晶)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
2023年8月,為全面提高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各領域、各地域專業人才的梯隊化培養水平,推進志愿服務工作規范化、專業化、品牌化建設力度,黃石市正式啟動“黃石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講師班”計劃。
講師班面向全市征集,在自愿、志愿的基礎上結合組織推薦,嚴格遴選出22名志愿服務講師作為培養對象,其中,中共黨員15名,35歲以下的8名,35歲以上14名。

今年9月份,班級成員佟淑娟、徐晶代表該市參加湖北省新時代文明實踐重點項目交流展示大賽。其中,“指尖藤飛——殘疾人就業賦能文明實踐項目”,正是來自下陸區友誼社區的徐晶結合班級所學策劃實施的優秀志愿服務項目。
立足實際,將所學融入實踐,徐晶以下陸區友誼社區的232名殘疾人為服務對象,將藤編作為橋梁,引領殘疾人學習技能,發起并實施了“指尖藤飛”殘疾人就業賦能項目。不僅成功幫助55名殘疾人和家屬掌握了藤編技藝,還通過項目就業賦能,讓殘疾人走出家門,融入社會,推動社區殘健融合。
大冶市靈杰國風志愿服務隊創始人熊靈,作為講師班的一員,他將每一步所學融合團隊實踐,真正實現了個人和團隊雙成長。加入志愿服務講師班一年多以來,他通過“學中干,干中學”,他逐漸找到了方向,以耕讀農家為龍頭品牌的“139”國風傳承項目矩陣,建立起一支有目標、有團隊、有陣地、有收入的成熟國風文化志愿服務隊。

11月1日,講師班通過貝殼公益,開啟第一單公益宣講——“智慧助老社區手機課堂”活動,截止19日講師班成員已深入全市24個社區開展公益宣講服務,為逾600名老年朋友們講解手機內存清理、攔截網絡廣告、社交軟件的使用以及網絡詐騙防范等手機知識。老年朋友們紛紛表示,這樣的課堂讓他們收獲滿滿,不僅掌握了手機操作技能,還增強了網絡安全意識。
11月16日,講師班走進西塞區臨江社區雷鋒亭,黃石港社區“七仙女”志愿服務隊,開始對社區志愿服務項目挖掘和培育。下一步,講師班將結合各社區實際,針對性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志愿服務項目,提升社區志愿服務的質量和水平,推動志愿服務向更加專業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
接下來,講師班將繼續加大志愿服務項目的專業化打造力度,通過更多的培訓、交流與合作,推動志愿服務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