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警進村入戶開展安全宣傳。 朱濤 攝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熊靜怡)“無人機升空,隱患無所遁形!”近日,陽新縣公安局龍港派出所民警通過無人機巡查,精準鎖定官莊村森林中的非法狩獵者,僅四天便將2名嫌疑人抓獲。這場“空中戰”的背后,是陽新公安打造的“智慧生態警務”體系——無人機巡查、綜合指揮室研判、情指中心協同發力,讓生態監管從“人海戰術”邁向“科技智治”。
過去,森林防火依賴人力巡邏,盲區多、效率低。如今,無人機定期盤旋山林,實時傳回高清影像,火險隱患與違規用火行為盡收眼底。去年12月,一處偏遠山林煙霧初現,陽新縣公安局指揮中心立即聯動最近派出所警力,迅速制止村民焚燒秸稈,將火情扼殺于萌芽。“科技讓監管更精準,也讓守護更前置。”陽新縣公安局環境資源和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大隊民警程環鈴說。
從空中到地面,從實時監控到智能預警,陽新公安以科技織就一張立體防護網。

民警在山中巡邏嚴防春季山火。通訊員 供圖
去年11月7日凌晨,陽新縣網湖村義警發現有人在網湖濕地非法捕魚。陶港派出所接到報警后,迅速將違法人員陳某抓獲,并依法對其進行行政處罰。這場“閃電戰”的背后,是陽新公安構建的“1+4+N”生態保護機制:公安牽頭,聯動自然資源、農業農村等4部門,發動網格員、義警等N支社會力量,形成情報共享、聯合巡查、案件共辦的閉環。依托“1+4+N”生態保護機制,去年以來,去年以來陽新公安發現并處置生態隱患20余起,生態犯罪破案率達到97%。
機制的生命力在于融合。陽新公安創新推行“林長+警長”雙長制,全縣設立三級林警體系,160名警長與林長一一對應,實現“一林一警”全覆蓋。民警能夠及時、準確地了解區域森林資源狀況,深入熟悉責任區林情、民情。今年以來,聯合開展巡查56次,查處非法狩獵案件9起。
“單打獨斗難成氣候,握指成拳方能聚力。”陽新縣公安局環境資源和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大隊負責人馮進文表示,從部門聯動到社會參與,從案件共辦到源頭治理,讓生態保護從“獨角戲”變為“大合唱”。
保護生態環境更需全民自覺參與。春耕時節正是燒荒的高發期,“以前燒秸稈習以為常,現在人人都是防火監督員!”龍港鎮村民劉先生說道。這種轉變,折射出陽新生態宣傳的深遠影響。

民警在禁漁期開展巡邏。通訊員 供圖
新媒體平臺推送防火警示,集貿市場懸掛宣傳橫幅,客運站循環播放普法短片……線上線下聯動,形成“鋪天蓋地”的傳播矩陣。與此同時,陽新縣公安局定期發布通告,公開征集破壞生態線索,激發群眾參與熱情。今年以來,通過群眾舉報破獲案件占比超35%,從“要我防”到“我要防”,從“旁觀者”到“守護者”,該局以宣傳浸潤民心,讓綠水青山的理念生根發芽。
“守護生態,就是守護家園。”陽新縣公安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夯實生態警務根基,深化科技應用,創新宣傳方式,構建“警民同心、社會共治”的生態安全新格局。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