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石市總工會潘蘭英職工維權服務熱線,堅持職工利益無小事的理念,順應職工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滿腔熱情做好維權服務,在黨委政府、企業、職工之間搭建起一座橋梁,暢通了職工的訴求渠道,讓每一個來訪職工感受到黨委政府的關懷和溫暖。
“你好,這里是潘蘭英職工維權熱線,請問有什么可以幫您?”17日上午9點,在“潘蘭英職工維權服務熱線”辦公室,左林貴正在接聽熱線。這一聲貼心的問候,通過話筒傳向每一位求助的職工,已持續了十幾年。
在黃石,潘蘭英的名字幾乎家喻戶曉,因為她敢于、善于為職工維權。2005年,黃石市總工會組合社會資源,以其名字命名,成立了“潘蘭英職工維權服務熱線”,潘蘭英是辦公室負責人,該熱線已成為全國聞名的工會維權品牌。
2014年底,潘蘭英退休,跟潘蘭英一起在維權熱線共事了10年的左林貴,接過了大旗,繼續為全市50多萬職工提供維權服務。
24小時開通,是黃石“12351潘蘭英職工維權服務熱線”的常態,自從2005年9月創立以來,12351已成為暢通黃石職工訴求的渠道。左林貴是潘蘭英職工維權服務熱線的第二代“接班人”,眼下,她正在處理汪大姐的一件煩心事。汪大姐原來是一名環衛工人,早前辭職時,用人單位少發了她1600元月薪。
找到熱線后,左林貴從政策和情理兩方面多次與用人單位溝通,前前后后花了半個多月,終于讓用人單位兌現了應發的工資。
“潘蘭英熱線”并沒有執法權,但這些年來,能成功調處千余件職工維權案件,成績離不開黃石市總工會的支持,也離不開用活社會資源“借權維權”的工作方法。現在熱線聯動了24家部門作支撐,全程“綠色通道”,可以為職工提供勞動爭議咨詢、調解、仲裁、訴訟“一站式”服務。
有一位退休工人,多年前在大冶工作,下班途中因見義勇為救火被燒傷落下殘疾,每年都需要置換骨頭。后來他調到黃石,因為沒有辦理工傷保險,退休后難以承擔高額的醫療費用。左林貴為他前后跑了兩年多,走遍了黃石、大冶的20多家單位,終于收集齊了工傷認定的所有資料,幫助他納入了工傷保險。
幾年前,位于西塞山區石料山附近的某服裝廠拖欠了19名職工半年的工資,總計6萬元,職工們多次找討要未果,只好找到了“潘蘭英職工維權熱線”,左林貴負責協調此事。多次聯系工廠負責人未果,左林貴就到服裝廠去找。去了4次,工廠大門都是鎖著的。保安見左林貴如此執著,就告訴她,負責人來的時間不固定,最好在上午9點半之后來碰運氣。終于有一次讓左林貴逮住了機會,“那次工廠的鐵門開了,辦公樓里有十幾間辦公室,其中有3間門是開的,我發現有一間的桌子特別干凈,盡管沒人,但水杯里的水還有溫度,所以斷定人沒走遠或者很快會回來。”
果然,該廠的負責人不久后就回來了。左林貴告知他,如果不在春節前將拖欠工資發放到位,“潘蘭英職工維權熱線”將聯合勞動部門以“惡意欠薪”對其進行處理。最終,該廠負責人妥協了,一周后,該廠先發放了部分欠薪,余下的部分在左林貴的督促下,如期全部結清。
左林貴如數家珍地講述著每名來中心維護權益、請求幫助的職工群眾的故事。記者看到,在《來訪(電)人員信息登記表》的每一頁紙上,都工工整整地填寫著來訪人員的信息,包括他們的姓名、職業、聯系方式、反映的情況以及解決的過程、結果等等都詳細登記在冊。
每一條信息清晰完整,體現了熱線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職工的每一個訴求都是要緊事,都得到了及時的回應。
自開通以來,潘蘭英職工維權服務熱線共受理職工來電、來訪、來信11163件13126人次,為6664名職工解決資金等4389.5多萬元。潘蘭英職工維權服務熱線(職工服務中心)被人社部和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工會系統先進集體”稱號。熱線工作人員左林貴被省總工會授予“最美娘家人”稱號。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