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的黃石經濟,
“穩”是主基調,
“進”是關鍵詞,
“好”是總態勢。

穩中有進,進中向好,“好”在何處?
金融形勢整體平穩,城鄉居民收入增速提升,就業、物價和能耗指標都保持在合理區間,“含綠量”進一步提升。不斷增多的好的因素,成為黃石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群眾獲得感更強了
28日早上,不到7點,柯先波就從四棵社區趕到了市就業局人力資源市場,在門口找了個陰涼的地方,等著開門。
“今天有招聘會,來看看,準備在家門口找份工作。”柯先波說,他以前在東莞工作,薪水一般、離家又遠,老的小的都照顧不上。
上午8點半,“服務企業用工夏季專場招聘會”開場了,柯先波和其他找工作的人匯成一股人流,涌向用工企業。
就業穩, 民心安。上半年,全市幫助企業招工3.4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這其中,蓬勃發展的制造業對促進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產業技術工人成為各大企業的“香餑餑”。
高質量發展,落腳點是發展成果共享,要讓老百姓有更多的獲得感。
“錢袋子”是百姓最關心的事。上半年,黃石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6%和8.6%,分別跑贏GDP增速1.2個百分點和0.2個百分點。個稅起征點提高及老人贍養、子女教育、房屋租賃等三項個稅扣除,上半年人均減稅千元左右,工薪族獲得感進一步提升。
今年上半年,蔬菜、水果等價格上漲引發不少人擔憂,通脹要來了嗎?根據市商務部門的監測,蔬菜、水果價格同比漲幅已經回落,不存在明顯通脹壓力。今年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2.3%,低于3.5%的控制目標。
提升群眾的獲得感,還有一組數字值得關注——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5.2億元,同比增長11.9%,增速排名全省第七,分別高于全國、全省平均增幅3.5個和1.5個百分點。
從傳統消費轉向新興消費,從商品消費轉向服務消費,“有錢買、愿意買、值得買。”市社科聯專職副主席徐凌說,一方面體現的是黃石人民的消費底氣和信心,另一方面證明黃石消費市場存在著巨大潛力。
自然環境更好了
發展要有“高質量”,
生態要有“高顏值”。
生態環境保護既是衡量高質量發展成效的重要標尺,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力量。
7月16日,市大氣辦發布全市上半年大氣質量環境信息,今年1至6月,我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78.2%,PM2.5累計濃度為44微克/立方米,PM10累計濃度為78微克/立方米,大氣質量環境持續改善。
持續提升的“含綠量”讓黃石的綠色發展底色更亮眼。黃石為什么“能”?
寶鋼黃石涂鍍板新港園區的一期項目,已于2018年建成投產。“從去年7月19日第一卷板帶下線開始,這里已經成為高端材料的生產基地。”企業負責人說。
百年華新實施二次創業、新興管業計劃整體搬遷、大冶有色新建40萬噸陰極銅項目……通過穩步推進城區工業企業退城入園改造升級,黃石產業布局和城市空間布局不斷優化。

同時,按環保新要求,全市推進清潔生產與超低排放,全面實施煙塵、廢水收集達標排放、煤改氣等一系列重大技改。
新冶鋼、大冶有色、新興鑄管、華新水泥等一批大型骨干企業帶頭,近年來,累計投入環保升級改造資金100多億元,使我市工業穩步增長的同時,空氣、水等環保指標持續改善。
這是黃石積極實施“百企技改”工程,加快構建綠色產業發展體系,推動資源高效利用,努力實現“潔產”的結果。

作為長江經濟帶重要的港口城市,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黃石責無旁貸。今年以來,黃石突出抓好城鎮生活污水處理、消滅城市黑臭水體、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等重點工作,努力實現“水更清”;加強長江岸線資源保護利用,持續推進沿江非法碼頭綜合整治、大規模造林綠化、開展塘口整治和山體復綠等重點工作,努力實現“岸更綠”;以打造現代港口城市為抓手,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功能,加快黃石新港建設,構建沿江開放高地,努力實現“江更暢”。
營商環境更優了
項目建設從申請到進場要多久?
滬士電子說,
通過“先建后驗”,
只要15天。
去年3月5日,滬士電子提交了黃石市建設工程“先建后驗”施工申請,希望加快滬士電子二期項目建設進程。3月20日,企業就收到了施工通知單。根據相關審批流程,這個申請在以往拿到手,需要240天。

有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全市納入“先建后驗”的項目共有47個,實現了建設施工“零審批”、項目評審“零障礙”、報建事項“零成本”、信用監管“零容錯”。黃石“先建后驗”承諾書作為行政類信用承諾書成功入選首屆全國信用承諾書大賽。
營商環境是城市發展最核心競爭力。今年,黃石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貫穿全年工作的主線,不遺余力加強作風建設。
市委、市政府印發《黃石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對政務服務環境、市場要素環境、誠信法制環境、對外開放環境、創新創業環境、行風政風環境六個方面,提出31條具體措施。圍繞破解影響營商環境的體制機制難題,堅持問題導向,針對用工招才難、融資貸款難、政策落實難、轉型發展難等突出問題,深刻剖析,制定具體改革方案。
目前,黃石已在廢鋼(鋁、銅)等再生物質行業發展及稅收征收、“標準地”出讓、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市級統籌、完善“先建后驗”、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新黃石人”計劃、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制度等方面進行探索創新,形成制度化的解決方案。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開展的以“抓創新、強保障、提品質、促升級”為主題的“雙千”活動,已經來到第5個年頭。持續開展的“雙千”活動已然成為黃石優化營商環境、推進高質量發展的一塊“金字招牌”。
透過一系列民生福祉、企業效益、生態環保等指標,黃石經濟呈現出更有質量、更有溫度、更可持續的發展之勢。
船至中游方向明。才報“成績”,又上“賽道”。下半年,黃石將把發展信心轉化為改革決心,把經濟活力轉換為發展動力,進一步夯實穩中向好的基礎,更好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