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
紅色家書作為革命烈士與親友交流生活、交換想法、交互信息、傳遞情感的親筆信件,流淌著革命烈士對黨忠誠、精忠報國的家國情懷,彰顯著革命烈士歷久彌新、永不褪色的初心使命,承載著革命烈士對子女成長成才的殷切盼望,是一筆筆極為珍貴的精神瑰寶,更是一堂堂生動鮮活的大思政課。
董必武是中共一大的代表,也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建者,他以廉潔的作風和務實的本色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時至今日,品悟董老的紅色家書,接受思想洗禮,既能體悟董老嚴于律己、教子有方、寬以待人的崇高風范,也能激勵每一位黨員更好地廉潔自律。
大興學習之風,永葆服務人民的初心本色。董必武的一生,是學習的一生,也是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是他的學習信條,“半生戎馬為人民”“甘為民仆恥為官”是他始終奉行的行為準則。在家書中,他告誡子女“在學習專科時,必須常常學習政治,必須服從共產黨和青年團的領導。要學習辯證唯物主義”。在給堂弟董獻之的回信中,他建議:“學習腳踏實地的工作和老老實實為人民服務的作風。”
在勸誡堂弟董賢煦時,他不斷強調現在國家是人民的國家,在國家機關工作的人,必須為人民服務。他教導子女和家屬必須為人民的事業學習,為社會主義建設學習。這些諄諄教誨和肺腑箴言字字璣珠,不僅僅是董必武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也啟示我們在新時代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刻苦鉆研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和科學文化知識,始終堅守為人民服務的初心,聚焦“群眾需要什么,我們就學什么”,在學習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學習中練就過硬本領,在學習中真正為民造福,爭做一名本領高超、澤被于民的共產主義戰士。
大興勤儉之風,永葆作風優良的道德本色。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優良品質。董必武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一名父親、一名黨和國家領導人,無時無刻都在踐行著勤勞儉樸的優秀品質,甚至在一次月底伙食費賬目校對上,他發現有6毛錢的支出和賬面記載不符,便帶頭作了反思。而在家書中,他教導子女“當然,一支筆、一片紙、一把牙刷,不值多少錢。可是,我們是個幾億人口的大國,每個人浪費一點,幾億人加到一塊絕不是個小數。社會財富,大家愛惜呀!”
他尤為注重培養孩子用錢必須記賬的好習慣,不能浪費一分一厘一毫,花什么錢,買什么東西必須做到心中有數,即便建國后,條件改善了許多,也依舊如此。兒子董良翮上中學時想買一雙自己喜歡的布鞋,沒有向父母開口索取,而是從積攢下的微薄車費里買下了心儀的鞋子。這啟示我們在物質不斷富足的新時代,要大興勤儉之風,厲行節約,過緊日子,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的“光盤行動”,努力追求戒奢寧儉的高尚境界;同時要發揮好自律和他律的雙向監督作用,讓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歷久彌新。
大興清廉之風,永葆一塵不染的廉潔本色。清廉是我們黨的政治優勢,也是共產黨人的立身之本。董必武在位期間,始終堅持“公權姓公不姓私”的原則,不以權謀私,不搞干部子女特殊化,為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1953年12月29日,他在給外甥王俊山的信中說到:“你如果是青年團員,想調動工作,應向團請求,不應當向我個人請求。”并指出“現在想憑借私人力量,以介紹方式去找工作,那是直接違反中央的政策。”1969年,董良翮高中畢業,但他執意讓良翮下鄉插隊,并叮囑他:“革命的后代更要嚴格要求自己,生活上要艱苦樸素,和群眾同甘苦,決不能高人一等。”這啟示我們每一個黨員要將“廉潔”視作自己的生命,守護好自己的精神高地,尤其是領導干部,要做到廉潔用權,公正用權,依法用權,不斷壓縮權力“任性”的空間,不讓權力謀私利,讓權力真正做到為民解憂。(許金蕙、陳子政)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