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呂鑒蕾 通訊員王虎濤) 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是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戰役。當前,黃石工作成效如何?“我們全方位、多層次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全市環境質量呈現持續向好的良好態勢。”7月21日,“聚力生態支點 建設美麗黃石”新聞發布會召開,黃石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張紅珍概括道。

據介紹,2025年上半年,黃石市空氣環境質量呈現“開局良好-季中反彈-后期追趕”的趨勢。尤其是6月份,全市六項主要大氣污染物濃度均同比下降,優良率同比上升,增加10個百分點。
空氣質量提升,天更藍,水更清。2025年1-6月,黃石市考核斷面水質總體良好,較去年同期保持穩定。風波港、中官鋪、富池閘、大冶湖閘、港口橋等5個國控考核斷面都穩定實現Ⅱ類及以上水質,優良水體比例為100%。
6個省控考核斷面中,王英水庫庫心為Ⅰ類,富水為Ⅱ類,大冶湖磊山湖心、保安湖湖心、三山湖湖心為Ⅲ類,網湖湖心為Ⅳ類;11個省控及以上考核斷面優良水體比例為90.9%,長江干流(黃石段)水質穩定保持在Ⅱ類,達到年度考核目標。3個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
張紅珍說,黃石市在“無廢城市”建設的征程中已穩步推進三年,走出了一條具有特色的無廢發展之路,為全國“無廢城市”建設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其中的典型實踐案例包括:引導大冶有色、大江環科、大冶特鋼等重點企業開展技術研發與設備升級。
大冶有色投入10億元綠色技改,煤耗等用能指標下降20%,含砷廢渣產量下降80%以上,年增效超過1.2億元。大冶特鋼投入6.4億元,建設高爐礦渣、煉鋼鋼渣、含鐵含鋅塵泥三大循環利用處理系統,實現固體廢物“自產自消”不出廠、碳減排120萬噸/年。大江環科開展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實現固體廢物“廠內+廠外”雙循環,年資源化利用產值5.32億元,該模式入選2024年湖北省“無廢城市”建設十大優秀案例。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