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呂鑒蕾 通訊員 顧文娟 邱美依 熊嶠)“我仿佛回到了自己參加高考的日子!”9月17日上午8時30分,黃石二中濱江學校新入職的語文教師徐秋婷站在教育考試院考點安檢門前,手心攥著古詩詞合集,看著身旁排隊“趕考”的同行們,忍不住感嘆“緊張到心跳加速”。
此刻,距離黃石市2026屆高三起點考試開考還有30分鐘,一場屬于教師的特殊“大考”也即將同步啟幕。從2022年首屆“以賽代訓”開始,黃石以“賽解題”機制為支點,通過一張小小考卷,撬動教師隊伍建設、教研能力提升、教育質量跨越“三重變革”,助力黃石教育邁入全省第一方陣。

從一線教師到普通考生
“請上交所有電子產品,依次通過安檢門接受人工安檢。”
17日上午8時30分,監考員的提示聲響起,平日里站在三尺講臺上的教師們,此刻化身普通考生,經過三道嚴密安檢,有序步入考場。上午9時 ,開考鐘聲響起,考場內瞬間靜謐無聲,只剩下筆尖劃過試卷的“沙沙”聲。老師們或凝神審題,或奮筆疾書,爭分奪秒的狀態與學生考場別無二致。
“兩個半小時寫完一張語文卷,手都酸了!”考試結束后,徐秋婷第一時間和同事分享感受。首次參賽讓她對學生的“不易”有了直觀感悟:“以后在教學中,我會更注重培養學生對考試時間的規劃能力,尤其要給作文預留充足的構思時間。”黃石有色一中副校長、語文教師譚清才已是八屆參賽“老將”,他坦言:“跟學生同時間做題,壓力確實大,但這種壓力會倒逼我們研究考情、學情。”
“本次考試由市教育局主辦,17日至18日舉行,全市共有3067名一線教師參賽。”黃石市教育局基教科科長胡朗介紹,全市50周歲以下一線教師和學科教研員應考盡考,覆蓋9個高考學科,設黃石城區、大冶市、陽新縣三個賽區。這種“換位思考”,正是“賽解題”的魅力所在。

從“一陣風”變為“長效雨”
翻開“賽解題”的發展圖譜,持續創新的足跡清晰可見:一年兩賽,如今已走到第八屆。
2022年春季學期,黃石首屆全市高中教師“賽解題”活動應運而生。2024年,第五屆將教師年齡上限從45歲擴至50歲,吸納民辦教師參賽;更新增“賽命題”“賽說題”項目,構建起“做、講、研”立體化培養體系。2025年,第七屆實現中職學校全覆蓋。
為了讓“賽解題”從“一陣風”變為“長效雨”,該市教育部門還進行了制度創新。2023年,《關于市直屬高中教師“賽解題”成果運用的實施意見》出臺,2025年進一步修訂完善。實施意見通過“三掛鉤”制度,讓賽事“指揮棒”作用落地見效——掛鉤崗位:工作3年以上、連續2次參賽成績不達標,且排名全市本學科倒數15%的教師,退出教學工作崗位參加培訓;掛鉤績效:成績排名前10%的教師通報表揚,并給予一定的獎勵性績效;掛鉤評聘:排名倒數20%的教師將被約談提醒,1年內不得評優評先和職稱評審、崗位晉級。
“‘三掛鉤’讓每位教師都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壓力,剛開始不少教師有抵觸情緒,年輕老師怕經驗不足,年長老師怕思維跟不上。” 黃石二中副校長、高一年級主任、數學教師談運章連續八屆參賽,見證了教師心態的轉變。“如今,學校教師們已養成日常備考習慣,不是應付考試,而是為了提升教學質量。“從‘會做題’到‘會講題’‘會命題’,‘三賽’品牌正在推動教師向更高層次邁進。”黃石市教育局局長石斌說。

從“賽解題”再到“優生態”
教師強,則教育強。歷經八屆淬煉,“賽解題”的溢出效應持續顯現。
教師素養的“拔節生長”最為直觀。從歷次“賽解題”的平均分、優秀分、及格率來看,各學科教師特殊本科上線率均有提升,其中陽新縣教師群體進步尤為顯著,與該縣近年來高考成績顯著提升形成呼應。
“賽解題”不僅“考”教師,也“考”教研員。曾是一線教師的市教科院教研員張真坦言,“如果自己都做不來題,只是夸夸其談,根本抓不住老師的痛點。”和師生一起答題后,教研員能更精準把握命題方向、了解師生畏懼的題型,讓教研活動和備考指導更接地氣。以“賽解題”為起點,黃石建立健全教研訓一體化機制,配優建強教研員、教研組長、學科研究核心團隊“三支隊伍”,常態化舉辦黃石好教研展評、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等活動。
更深遠的影響,藏在教育生態的優化中。“看到老師和我們一樣為難題皺眉,一樣為高分歡呼,突然覺得學習不是孤軍奮戰。”黃石三中高三(8)班學生陳星全道出了廣大學生的心聲。這種師生間的情感共鳴,正是“賽解題”最珍貴的教育價值——當教師與學生在同一張試卷前共享焦慮、共尋方法、共同成長,教育便有了最動人的溫度。
“優質教育既是最普惠的民生,更是城市競爭力的核心要素。” 黃石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張恩強表示,隨著全市基礎教育質量提升,越來越多高層次人才選擇將子女留在黃石就讀,教育也已成為黃石招商引資的 一張“軟名片”。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