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9月11日,孔雀苑社區舉行中秋晚會。
9月10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來到黃石市下陸區孔雀苑社區。入口處,一組刻有《詩經》名句的竹簡造型映入眼簾。抬眼望去,整面居民樓墻壁,彩繪而成高達十幾米的書架,令人震撼,特大號的《大學》《說文解字》等經典作品整齊排列,詩情畫意撲面而來。
詩詞回歸民間。孔雀苑社區新添書卷氣,被當地人稱為“詩詞社區”。
漫步在社區中,詩詞文化的細節美隨處可見。花壇中,草叢間,18塊古典風格的詩詞展示牌,印著詩詞名人簡介、流派介紹、詩詞小知識,透出一股韻味美,獨具匠心。兒童詩詞主題園內,躍動靈活的海豚、悠然行走的小鹿,動物造型的詩詞展示牌令人忍俊不禁。
六層高的居民樓側面墻壁上,畫著一輪明月,水墨山水間數只白鶴振翅高飛。下方荷葉翠綠欲滴,紅艷艷的荷花亭亭玉立,一句“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古詩提在墻上,讓人有一種詩情畫意的美感。
這樣巨大的墻體水墨畫,一共有8幅。8棟曾經破舊的居民樓,因年久老化,墻皮脫落,影響美觀。社區工作人員和居民一起集思廣益,決定讓畫上墻。經過一個多月努力,美輪美奐的墻體畫爬上了墻,過往居民贊不絕口。
為了讓居民更親近古詩詞,社區的老辦公樓改造成了詩詞研學中心,設有詩詞創作交流培訓室、詩詞大師工作室、創作成果展覽廳,開辦紅色文化教育課堂、詩詞學堂等。
變化不止于此。曾經污水橫流的化糞池上,建起近千平方米的詩詞主題廣場;兩條古色古香的詩詞長廊,成了居民詩詞學習園地。“社區環境煥然一新,詩詞氛圍高雅,住得越來越舒心。”看著眼前的變化,在孔雀苑住了15年的老居民光勛喜上眉梢。
孔雀苑社區是大冶有色家屬區,也是黃石的一個老舊社區,居民2900余戶、7200多人。2018年,下陸區開始“一社一品”特色治理。孔雀苑如何改造?2018年5月,社區收集居民意見,請大家出主意。
社區居民退休人員居多,整體文化素質較高,,讓詩詞文化走進社區。“憶往昔,多少文人墨客,舉杯邀月慨嘆家國的憂思;看今朝,我們如癡如醉,舉杯同慶國盛家合的盛世……”9月11日晚,一首激昂的《金秋皓月》詩朗誦引得全場掌聲。以“月圓孔雀苑、詩意頌中華”為主題的中秋晚會暨第二屆詩詞大會在詩詞研學中心舉辦,300多名社區居民參與和觀摩活動。
人在詩中游,詩在口中吟。在孔雀苑,居民讀詩成為一種時尚,學詩、寫詩的熱情高漲。去年10月舉辦首屆詩詞大會,24名詩詞高手一決高下,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總冠軍雷海為發來視頻,為活動點贊。
今年以來,社區已舉辦6場大型詩詞活動,每周六固定舉行詩詞講堂。目前,社區已擁有詩詞愛好者300余名,涌現了一批“全家總動員”的詩詞愛好家庭,還有一批老中青的“詩詞達人”。78歲居民黃桂棠已經出版了兩本個人詩集。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楊阿姨,我今天就背陸游的《卜算子詠梅》。”9月12日17時36分,社區詩詞閱讀角,工作人員王珍背誦完詩詞,將粉色的詩箋遞給文明勸導員楊鳳儀。楊鳳儀確定無誤后,將詩箋貼到了“詩詞打卡墻”上。
今年8月開始,社區居委會實行“詩詞打卡”上下班制度,通過社區干部帶頭,一天一首,積沙成塔,逐步形成“以詩聚民、以文悅民、以服務惠民”的工作機制。
“學習、誦讀古詩詞,營造了崇德向善的氛圍,提升了居民的文化素養,鄰里關系更加融洽,大家緊緊地團結在一起,協商議事的氛圍濃了,工作也更加順暢了。”社區居委會黨委副書記占文杰表示。
黃石市下陸區區委書記胡楚平說,社區改造既要重視“面子”,更要注重“里子”。孔雀苑因地制宜打造詩詞社區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的體現。下一步,下陸區將細化方案,加大投入,將孔雀苑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國聞名的詩詞文化社區。
(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衛華 見習記者 胡雯潔)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