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陳麗平 朱友利)近日,筆者從鄂城區古樓街道獲悉,截至目前,全街共培育孵化了206支社區社會組織,300支志愿服務隊伍,注冊登記13268名志愿者。

古樓街道優秀項目參與鄂州市2024年新時代文明實踐項目展示交流活動。通訊員 供圖
古樓街道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群眾興趣愛好為紐帶、以激發群眾參與為核心、以促進群眾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為目標,通過整合轄區陣地資源、健全體制機制、創新服務方式,探索文明實踐“三新”路徑,做實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功能,積極引入優質社會組織,廣泛招募志愿者,定期開展文明實踐活動,不斷提升服務品質,走出新時代的文明實踐之路。
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以群眾興趣愛好為紐帶,開展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教育引導活動,聚起人氣,挖掘社區能人,培育志愿服務隊,推動社會服務項目化運作,讓每一個居民都能找到組織。

和貴園社區和貴便民志愿服務隊參加鄂州市公益品牌創意大賽。通訊員 供圖
引領文明實踐新風尚
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均實施積分兌換機制,推行“群眾點單—所(站)派單—志愿者接單—群眾評單”相貫通的工作模式。鼓勵志愿者以服務換積分,以積分換取物資、場地使用權,以及服務互換等多樣化方式,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高效協同,有效回饋志愿者的參與和奉獻,逐漸形成“身邊人幫身邊事”的服務模式。
依托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連續三年開展“公益+創投”大賽,購買42個社會組織,共計66個民生微服務、微治理項目,涵蓋了助老助殘、便民維修、應急救護、青少年服務、心理疏導、文化娛樂、文明倡導等相關領域服務,整合多方資金達到115.7萬元。
豐富文明實踐新內涵
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陣地,用好理論宣講室、健身活動室、文化活動室、科普宣傳室四大功能室,暢通群眾長期參與各類文體活動的途徑。每年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七夕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特色活動。組織全街群眾通過網上評選出“書法、布貼畫、剪紙、根雕、刺繡、串珠、糖畫、絨花”等十大手藝人,邀請他們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的特邀老師,定期為轄區群眾進行授課,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

開展繪畫活動。通訊員 供圖
整合武漢工程大學“理論熱點面對面”“曹勝亮名嘴工作室”“百姓名嘴”等宣講團力量,定期開展各類宣講活動,除了向轄區群眾宣講黨的創新理論,普及民生保障、生態環保、衛生健康等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政策,還運用文藝匯演、“三句半”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向群眾宣傳文明新風、好人好事,變“文件語”為“鄉土話”、以“小故事”講“大道理”,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古樓街道百姓宣講員參加鄂城區首屆“百姓名嘴”大賽。通訊員 供圖
拓展文明實踐新視野
圍繞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常態化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文明實踐活動。線上順應新媒體傳播的趨勢,多渠道宣傳“我們的節日”、非遺手工、古樓好人評選等活動,傳播積極向上的價值觀,今年以來已在國家級、省級等各級媒體平臺發布優秀宣傳報道共計995篇。線下創新“古樓好人”評選機制,表揚在文明倡導、志愿服務、文化活動、環境維護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居民。

好人志愿者為養老院的老人們捐贈冬衣及包餃子。通訊員 供圖
自2017年以來,共評選出古樓好人210名,其中27名獲評鄂城好人,31名獲評“鄂城楷模”,4名獲評“鄂州楷模”,8名獲評鄂州市道德模范。通過好人引導,激勵更多居民投身到社區志愿服務中來,進一步營造良好的志愿服務氛圍,展現了志愿服務組織在服務社區、解決群眾急難、動員各方力量的良好形象。2024年,古樓街道綜合文化站被評為湖北省一級文化站。

好人志愿者上門為居民修補電線。通訊員 供圖
古樓街道積極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廣度與深度,用志愿服務的力量溫暖社會、照亮人心,全面展現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新風尚、新內涵、新視野,不斷擦亮群眾幸福底色,為培養時代新人和弘揚時代新風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文化條件。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