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王晶 黃訚)3月16日,走進黃梅縣獨山鎮橋東村的“黃梅有戲”櫻花園,成片的櫻花樹苗迎風舒展。數十名工人正彎腰松土、覆膜保墑,園里一派繁忙景象。
“這片櫻花園不僅能賞花,未來還能育苗、銷售,帶動村民在家門口掙錢。”獨山鎮橋東村黨支部書記黎學榮笑著說。

據了解,橋東村由原麻壟村、黎沖村合并而成,總共5000余畝的村莊面積里有3500多畝都是山林,一直以來都缺乏開發思路。
2023年,在村“兩委”的動員下,在外經商的村民姚忠返鄉投資,將一、二小組300畝土地流轉過來種植櫻花樹,并計劃投資1000萬元分三期打造占地面積1000畝,集櫻花觀賞、文化體驗、生態休閑、經濟開發于一體的綜合性櫻花園。
“根據不同品種櫻花的花色和花期,我們結合當地地形地貌,實現早、中、晚櫻品種的合理搭配。”姚忠說,目前一期已經種下了2.6萬株櫻花樹苗,預計從明年2至8月,在這里就能欣賞到“百花齊放”的花海景觀,同時,等到三期全部完成,園里的櫻花樹將達到9萬株,成為華中地區最大的櫻花基地。
與此同時,以櫻花園為依托,按照打造綜合性生態旅游區的目標,橋東村還特意在櫻花園周邊搭配種植了500余畝藍莓和700余畝油茶,確保每年春夏秋三季在這里均有花可賞、有果可摘的同時,豐富游客的游玩體驗。
一方產業帶富一方百姓。櫻花園的建設,也為當地賦閑在家的群眾提供了更多就業平臺。
“我家5畝荒地流轉給櫻花園,年租金1000元,農閑時,來櫻花園務工一個月還能多掙3000多元。”今年60多歲的村民姚漢陽算起了增收賬,樂的合不攏嘴。
在橋東村,像姚漢陽一樣在這里務工的村民還有30多個,人均月增收超3000元。不僅如此,姚漢陽還計劃等到明年花開以后,將自己的房子做成農家樂,到時候給前來旅游打卡的游客做農家飯,又能多出一筆收入。
“我們的設想是通過櫻花園為橋東村帶來人流量,然后引導村民配套發展農副產品銷售及農家樂等業態。”黎學榮說,既提升當地生態環境,也能帶動村民增收和村集體經濟發展。黎學榮估計,櫻花園建成后,將每年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20萬元,同時,帶動村民增收超過100萬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