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通訊員 駱冬
7月24日,在黃州區赤壁街道漢川門社區暑期"愛心課堂"里,孩子們正用顏料調制彩沙,創作夢幻沙畫,現場充滿歡聲笑語。這是黃州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已連續四年推出暑期“愛心課堂”文明實踐項目的一個縮影。

在赤壁街道印染社區,黃岡師范學院志愿者通過情景模擬開展防溺水教育;東湖街道六福灣社區,孩子們在互動游戲中學習自我保護;陶店鄉袁家鋪村的"愛心課堂"里,孩子們探索京劇臉譜的文化密碼……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假期既充實又有趣。
據了解,黃州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愛心課堂"項目推出以來,從最初的簡單作業輔導,升級為涵蓋安全教育、非遺體驗、科學探索等多元課程,惠及城鄉2000余名兒童。

精準對接需求,化解家長"看護難"
“有的村民白天要進城上班或者是在田地里務農,孩子一個人在家有安全隱患。我們根據各村未成年人數,開設了2個‘愛心課堂’,共有100多名小朋友參加。”黃州區堵城鎮相關負責人介紹。
"孩子一個人在家不放心,社區‘愛心課堂’有老師陪伴,還能學知識,我們家長很安心。"赤壁街道青磚湖社區的朱梓媛女士說。在黃州,像她這樣的雙職工或務農家庭不少,暑期孩子無人看護成為普遍難題。

像朱女士這樣的家庭在黃州并不少見,孩子放假在家,家長們卻因工作繁忙無法陪伴,孩子的安全、學習和娛樂問題成了家長們的揪心事。
為解決暑期“學生無處去、家長看護難”的問題,黃州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對城鄉范圍內6至14歲左右年齡段的未成年人提供暑期服務,托起孩子們多彩假期。
黃州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依托各級實踐所(站),針對6-14歲兒童提供托管服務,并聯合高校、社會組織等專業力量,打造"托育+教育+娛樂"一體化模式。堵城鎮開設2個"愛心課堂",惠及100多名農村兒童;西湖社區孩子們在志愿者帶領下做手工、學畫畫,笑容洋溢;土司港社區通過電鏡照片展示微生物世界,激發科學興趣。

高校+社區聯動,打造專業志愿團隊
在赤壁街道印染社區,黃岡師范學院大學生志愿者,通過案例講解、情景模擬等方式,開展防溺水和道路安全宣講;利用折紙的巧思、非遺漆扇的古韻,讓孩子們感受“指尖技藝”帶來的樂趣。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青春健康實踐團志愿者,在東湖街道六福灣社區“愛心課堂”,通過互動游戲、情景模擬等方式,讓孩子們學習認識人際邊界、辨別危險信號。互動分享時,童佳雯小朋友說:“我要學會保護自己,我要大聲對壞人說不!”
"我們開展宣講62場,覆蓋千余名孩子,課程融入游戲和音樂,更受孩子們歡迎。"黃岡科技職業學院團委書記廖娟介紹。
黃州區創新"社區搭臺+高校出力+專業支撐"模式,聯動黃岡三所高校的14支志愿團隊,如"青春黃師""兩湖星火"等,確保服務專業化。

建立長效機制,讓"愛心"持續升溫
為確保"愛心課堂"高質量運行,黃州區建立"需求調查—點位設置—志愿者招募—資源鏈接—項目總結"全流程機制。今年共招募360名志愿者,開設51個課堂,推出安全教育、非遺文化、科學實驗等特色課程,真正實現"孩子開心、家長放心、社會滿意"。

一方面,黃州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聯合區慈善總會,實施“一張紙”獻愛心公益基金項目。項目基金為“愛心課堂”志愿者購買人身意外保險,解決部分志愿者交通補助;另一方面,積極對接駐點社區(村)的市區直單位、愛心商家、社會組織為“愛心課堂”奉獻愛心,傾情捐助,比如冷飲、書籍、學習用品、實驗用具等物資,為孩子們營造出良好的暑期環境。
"我們提前做好充分準備,讓課堂既有趣又有意義。"黃州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指導中心負責人表示,這一暖心舉措不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更成為黃州區文明實踐的亮麗名片。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