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石日報訊(記者 梁堅義 田城 實習生 洪娟)21日下午,太陽靠近西山,天空的云彩變著顏色。陽新王英鎮新屋村新屋里小區8號門前,幾個老人剛打完一圈字牌。
村民李明海的父親,87歲的老人李相華收起牌桌上字牌,活動活動了筋骨,紫紅色的臉上爬滿了“瞇瞇笑”。
因為湖區寒意濃,李相華不想出門活動,李明海就叫上隔壁三個老人陪父親“玩一把”。在王英仙島湖風景區忙完活兒,他就早早趕回了家。

“新屋新屋,百姓窮哭。”過去的新屋村出門水、閉門山,生活依靠救濟。全村11個自然灣360多個農戶,散居在王英水庫十幾個庫島上。
隨著國家扶貧開發惠民政策的出臺,新屋人陸續遷出庫島,建起了新村。
然而,留守人口多,老輩無人養、鄰里糾紛頻、家庭不和、打牌賭博、荒廢家業等不良現象時有發生。
“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2015年在省委宣傳部的指導下,新屋村從傳統文化中內涵最深、包容最廣、最具有滲透力和影響力的孝德文化抓起。
于是,村里建起老人日間照料中心,開辟了孝德講堂,建起了孝德廣場,籌集了敬老基金,成立孝親舞蹈隊、青年志愿者服務隊。
他們還邀請陽新傳統采茶戲劇團演職員進村入戶,編排以孝為主題的《梁母喂藥》《稱娘》《王氏勸夫》《朱氏割肝》《孝親敬老好家風》等劇目,上門演出。
在孝德廣場,張貼“新二十四孝”行孝圖;把孝敬父母納入村規民約;規定全體黨員干部陪老人過重陽節;評選孝德模范,讓孝德模范享受免費體檢等。
在學校開設孝德課,講授孝德文化,布置孝德作業,將孝德文化教育滲透到孩子們的日常學習之中。
樹孝風、立孝制、傳孝道、推孝賢,倡導人人有孝心、人人盡孝道,新屋村飛揚著孝德新風:帶父母去旅游、教父母上網、陪父母過生日、支持父母去創業……

李明海是村里的“孝親敬老好孝子”。在牌桌前,李明海看到父親那熟悉的笑,心情也變得開朗起來。他說,他喜歡看父親那張布滿皺紋的臉爬滿的“瞇瞇笑”,總能吹散他心中的不安。
李明海母親 2015年去世,在浙江溫州務工的他,望著孤孤單單的父親,決定不再外出務工,夫妻倆在仙島湖風景區附近辦起了一家小吃店。早上出門前,把父親吃的、穿的、用的安置好;下午,夫妻倆必須一個人提前返家,照顧父親。
孝風化人,孝德滿村。村民們紛紛重拾孝道,自強自立,重振“家和萬事興”。9組村民李學珍,四川宜賓人,愛人一直外出務工。為了照顧家中90多歲的母親,李學珍放棄了外出務工的機會,主動擔當服侍老人的重擔。老人癱瘓后,行動不便,擔子更重了,李學珍的嫂子魯杏花接下了愛心棒,妯娌倆一起共同服侍母親,親如姐妹,情同手足。
以孝為美、以孝為樂、以孝為榮,“孝德種子”在新屋村生根發芽。村委會副主任宋佳麗說,行孝、行善變成了村民們的自覺行動。
母親患上老年癡呆癥,弟弟弟媳在外務工,40多歲的外嫁女李貴娣三年如一日返家照看母親;父母年邁需要照料,作為家里的老三,80后村民丁元菊主動擔起贍養父母的義務,相夫教子更是沒有半點怨言。
百善孝為先,百行德為首。妻子患病后,原來在廣東務工的50多歲村民李相玉不離不棄,返鄉照顧妻子,端屎倒尿、洗腳擦身,無微不至,成了家里的頂梁柱,愛人的貼心“保姆”。

孝心先行,潤物無聲,喚醒了鄉親們沉睡的心靈,也讓村風民風煥然一新。
村委會副主任殷遠大說,村里注重把“尊老、敬老、養老”的家庭孝道提升到“和睦、和諧、和美”的社會孝道上來。
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在這片民風淳樸的土地上,新屋村的孝德文化在家庭和睦、鄰里融洽的氛圍中不斷積蓄能量。
北殷新村百戶人家從20多個庫島移民到此,有殷、李、汪等11個姓氏。但這里幾乎聽不到爭吵,看不到斗毆,哪家有個事兒,村民們不分姓氏、不分你我都“一塊兒上”。
村民殷佑康家房子翻修的那一天,村里20多個村民主動上門幫工。殷佑康說:“一村人相處得跟一家人一樣親。”
村民殷佑君遭遇車禍,右腿截肢,生活舉步維艱。后在當地政府、左鄰右舍的幫助下,自食其力,家庭日子逐漸好起來了。
家和萬事興,村和百業興。改水改電、修路架橋、發展產業、興建公益,村民一呼百應。如今,新屋村摘掉了貧困帽子,90多個貧困戶全部脫貧,建成了省級“孝德示范村”“生態文明村”。圍繞仙島湖景區的旅游,村民們一門心思發展農副產品加工、鄉村旅游、特色種植等。
21日下午,在屋基垴新村建設現場,64歲的村民石國良告訴我們,新村20多戶人家,從打屋基到建新房,無一戶扯皮拉筋,無一人吵吵鬧鬧。
在李明海看來,人生在世無非有兩件事要做,一是孝順父母,二是實現自己的夢想。如今,隨著新屋村孝德文化的深入推進,李明海他們離夢想越來越近了。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