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企開放日”啟動儀式現場。記者阮瓊、實習生吳悠攝

大冶冶煉廠內全自動機器人正在剝離陰極銅。記者阮瓊、實習生吳悠攝

稀貴車間內職工澆鑄銀錠。記者阮瓊、實習生吳悠攝

稀貴車間為嘉賓展示制作完成的金銀條。記者阮瓊、實習生攝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呂鑒蕾 阮瓊、實習生吳悠)“陰極銅是怎么煉成的?廢舊家電最后都去了哪?……”8月9日,中國有色集團“國企開放日”活動在大冶有色公司舉辦,來自政府有關部門、部分央企、媒體及市民等百余代表深入大冶有色冶煉廠電解車間、博源環保公司、冶煉廠稀貴車間等生產一線,近距離感受國企改革初心和發展成就。
探訪:踐行“環保有色”,實現“變廢為寶”
“公司主動適應綠色發展的新變化、新要求,提出了打造‘環保有色’的奮斗目標,對資源進行綜合利用,‘吃干榨盡’變廢為寶,并實現老樹發新芽。”大冶有色集團黨委書記翟保金在啟動儀式上說。
這一點,在上午的幾個探訪點都可以得到印證。
在冶煉廠電解車間,1024個電解槽整齊排列。這里是30萬噸銅加工清潔生產示范基地,也是湖北省清潔生產重點項目。據介紹,每個電解槽中有55個陽極板、54個陰極板,里面充滿電解液,溫度控制在65到67攝氏度之間,通入直流電后,陽極板上的銅逐步均勻地附著在陰極板上,形成陰極銅。
而在車間一角,4臺全自動機器人不停地揮舞手臂,多個工藝流程一氣呵成。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產品——“大江牌”陰極銅正是脫胎于此。
在博源環保生產車間,電冰箱、電視機、空調、洗衣機、電腦等廢棄電器電子、機電產品被一一拆解、分選,變成廢雜銅原料。
“廢雜銅經粗煉后生成陽極板,再到冶煉廠經電解精煉生成陰極銅,真正將廢棄產品中的再生資源吃干榨盡。”現場負責人介紹,這里平均每天拆解電視機約3231臺。截至2018年底,博源環保累計拆解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共411萬臺,總營收20余億元。
在稀貴車間,工人們正將金砂和銀砂分別加熱成液體,然后將其注入模具,冷卻后,一塊塊金錠和銀錠成形。據介紹,該車間主要從事從電解后的陽極泥中提取黃金、白銀、鉑、鈀、粗硒等貴重金屬,年產黃金20噸、白銀1000噸。
感悟:展示“國企擔當”,實現高質量發展
“‘國企開放日’活動,是央企開放發展的重要體現,集中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打造‘陽光央企’的重要平臺“。啟動儀式上,相關負責人透露,大冶有色是中國有色集團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大、銅產業鏈最全的出資企業。
據了解,大冶有色集團是新中國最早建設的銅工業基地之一。作為一家因礦而興的大型國有企業,大冶有色集團依托紅色引擎,持續深化改革,推進綠色轉型,正在走出一條由“傳統制造”轉向“新興智造”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7月2日至4日,該公司召開第二次黨代會,回顧了66年不平凡的發展歷程,重溫了“為中國銅工業發展做貢獻”的初心。會議進一步明確,以強有力的黨建工作來推進企業發展各項工作,把黨組織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核心競爭力,使“紅色引擎”催生企業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同時,按照國務院國資委《國企改革“雙百行動”工作方案》“五突破、一加強”的目標要求,該公司牢牢把握“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的總要求,以“三個有利于”為標準,以中國有色集團“321”發展戰略為指引,明確了“聚焦實業、突出主業、專注專業,構建‘兩主兩輔’產業格局”。
此外,圍繞“轉型升級、節能減排、綜合利用、污染治理”工作重點,該公司不斷拓展著綠色發展的內涵與外延,讓天更藍、水更清、景更美的綠色礦山、花園式工廠一步步變成了現實。
經過60多年發展,該公司已形成采礦500萬噸、選礦500萬噸、陰極銅70萬噸、銅材加工30萬噸的年生產能力。2019年7月,財富中文網發布的最新的《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上,大冶有色排名285位。
在此背景下,中國有色集團紀委書記張貞民進一步呼吁,“希望大冶有色以此次開放日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發展,加強黨建,以優良的黨風政風、優異的發展成績和服務社會的全新實踐,切實維護好企業良好形象,為中國有色集團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和重要支撐。”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