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葉建國)初秋時節,冶煉廠環保升級改造工作如火如荼,各項改造項目施工正加快推進。
自2021年9月6日,第二輪第四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通報中色大冶生態環境問題典型案例以來,在中國有色集團、中色大冶的堅強領導下,冶煉廠以最堅決的態度、最嚴格的標準、最務實的舉措,堅定不移推動環保問題整改,推動綠色轉型升級。兩年來,冶煉廠累積下厚厚的環保問題整改“賬本”,見證著該廠向著綠色高質量發展闊步前行的奮斗歷程。
真金白銀投入,做碧水藍天凈土的守護者
8月20日,驕陽似火,位于冶煉廠轉爐車間升級改造現場,施工人員揮汗如雨搶進度,由該廠黨員骨干組成的突擊隊,正在幫助施工人員清理作業面,為加快項目施工創造條件。
為了實施環保問題整改,使老冶煉廠獲得新生,在人財物等各個方面,從中國有色集團到中色大冶、再到冶煉廠都在全力以赴投入。
“我們對環保問題實施立行立改,投入資金626萬元,用6個月時間,對煙氣泄漏和無組織排放、雨污分流不完善及污水措施處理不規范等6個方面的問題,全部實施了整改并通過上級驗收銷號。”冶煉廠負責人表示,“在立行立改的基礎上,為了進一步提升企業發展質量,忠誠守護‘綠水青山’,我們又實施了更為全面、徹底的系統升級改造。”
“在系統升級改造過程,集團公司硬核擔當,舉全集團之力,支持我們實施升級改造。”冶化升級改造指揮部負責人介紹說,“改造總投入超過8億元,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奚正平更是帶上專家團隊,多次來到冶煉廠現場督導指揮升級改造工作,幫助冶煉廠干部職工樹立升級改造和綠色發展的信念信心。”
“歷經三年疫情,升級改造投入的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冶化升級改造指揮部負責人知道每一分錢的分量,咬著牙花錢。
治塵方面,冶煉廠的精礦配料及上料系統始建于上世紀5年代,歷經多次改擴建,系統物料倒運復雜,運行成本高,倒運過程產生的揚塵不僅造成金屬損失,還嚴重污染廠區環境。此次升級改造,冶煉廠投入3900萬元,對系統實施升級改造,停用1#、2#精礦庫,減少轉運皮帶近30條,停用4臺制粒機,在大幅降低水電能耗和金屬損失的同時,廠區揚塵問題將得到徹底治理。

治氣方面,投入9000萬元,對始建于上世紀50年代的轉爐主廠房實施改造,實現無組織煙氣不擴逸散到廠房以外,同時從源頭入手,實施澳爐高氧濃、高品位冰銅品位生產模式,在轉爐推行3H2B生產模式,減少煙氣生成量和廠房內無組織煙氣逸散量;投入1億元新建兩套煙氣脫硫系統,確保系統尾氣中SO?、顆粒物含量均低于《銅、鎳、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5467-2010)修訂單中規定的特別排放限值。
治渣方面,投入4700萬元,對廢酸處理工藝實施升級改造,減少危廢渣產出量。治水確保梯級回用,廠區將實現“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分質處理、梯級回用”。
“不算直接投資,我們從今年3月21日就開始停產升級改造,停產一天,廠付出成本超過200萬元,僅此一項廠支出成本已經超過3000萬。”冶煉廠財務部門負責人說,“集團和公司上下堅持通過升級改造實現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我們覺得無比振奮和自豪。”
真金白銀的投入,換來的將是冶煉廠發展的全面轉型。改造后,冶煉廠環境質量將躋身行業先進水平。水方面,廠區初期雨水處理后回用,污水經過處理達到一級A標準后排放,生產廢水處理后用于發電循環水補水和緩冷沖渣,不外排;氣方面,冶煉廠區煙氣散排得到根治,排放尾氣中的外排二氧化硫、顆粒物、硫酸霧含量,將為《銅鎳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5467-2010)修訂單中規定的特別排放限值的一半,處于行業一流水平。
堅持創新思維,千方百計“撿芝麻”“抱西瓜”
經濟賬,是環保整改的“重頭戲”,躲不掉、繞不過。在升級改造過程中,冶煉廠堅持運用創新思維,精打細算,精心籌劃,千方百計挖潛增效創效,既“撿芝麻”又“抱西瓜”。
揮刀斷臂,自減產能。3月24日,運行19年的冶煉廠硫酸四系全面停產,同步還有轉爐車間的一臺轉爐正在拆除,系統的停產和轉爐的拆除,意味著冶煉產能的削減。
“讓產能為環保讓路,抉擇十分艱難而且痛苦,目的就是保持環保與產能發展之間的平衡,讓環保升級改造既解決環保問題,同時還能夠創造出效益。”冶煉廠主要負責人介紹說,只有解決了環保大問題,才能輕裝上陣,跑出綠色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不該花的錢堅決不花。對轉爐主廠房煙氣散排,既抓廠房封閉改造,同時更注重在工藝、設施優化和生產操作方面發力,通過提升澳爐冰銅品位,加大銅锍包容積,減少銅锍包調運次數等各種措施,從源頭上減少電爐排放銅锍和吊運銅锍包產生無組織二氧化硫煙氣逸散量,節省環境治理投資。

在環保升級改造中,將廢舊廠房以及設施的拆除、各類物料的回收留給自己干,減少成本支出,避免物料流失。3月份至今,冶煉廠配合公司相關單位完成區域大型建筑物拆除39處,拆除面積64649.35㎡,拆除廢棄煙囪、高壓水塔等大型構筑物7處,拆除35t鍋爐等大型高能耗設施3處,回收煙灰、銅電纜等各類物料百余噸,減少各類成本費用支出近百萬元。
向節能減排降碳要效益。停開硫酸四系和停用一臺轉爐后,煙氣排放量下降12.5%;實施酸性廢水“零排放”改造,深度處理和降硬度后全部酸性廢水用于冷卻系統補水不外排,項目完成后,冶煉廠重金屬排放量降幅13.7%。
停用熔煉制粒系統,每小時減少用水4噸、用電400千瓦時,年節約用水3.4萬噸、用電340萬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煤415噸;實現“兩高”熔煉和吹煉后,原料熱量充分利用,噸銅煤耗下降10%,年節約標煤3030噸;新增硫酸高濃度煙氣余熱回收系統,增加發電量1500萬千瓦時,減少天然氣消耗67萬方,相當于綜合利用2250噸標煤。項目實施完成后,各項產品單位能耗均穩定達到國家要求,主要產品能耗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全年將節約5688噸標煤。
向數字化轉型要效益。目前該廠的智能集控中心一期建設已經啟動,全廠30余個關鍵崗位將實現集中監測、智能測算、自動操控,轉爐等艱苦崗位將實現無人化操作,工藝、生產控制穩定性大幅提升的同時,全廠勞動生產效率提高12%。
“冶煉廠環保升級及生產系統完善項目竣工投產后,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3萬噸,每年降本增效約2.2億元。”冶煉廠技術部門負責人說,“環保升級改造創造的效益十分顯著!”
排除萬難保進度,確保項目按期投產
實施環保升級改造的同時,冶化系統大檢修同步展開,電解系統的生產仍在繼續,工作多頭疊加給生產經營管理帶來巨大壓力。
而在升級改造方面,冶煉廠每天要協調聯系的施工和加工單位超過30個,需要適時進行調度管控的項目超過100余個,現場作業需要進行安全監護的對象超過1000余人,既要保證工期,又要保證各項目施工質量,冶煉廠每天都在經受嚴峻考驗。

“冶化升級改造關系企業轉型成敗,必須又快又好地完成改造任務。”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胡國斌每周必到現場辦公,檢查協調施工、檢修和生產難題。冶煉廠黨委班子成員從3月份開始,輪流24小時帶班值班,主動放棄周末休假蹲點現場解決施工難題,班子成員進入升級改造各項目組擔任組長,帶隊開展施工作業糾查,分塊組織各改造項目建設,與小組成員一道研學設計施工圖紙、招標采購文件和設備安裝文件,對項目推進進度跟蹤盯辦。
全廠60余名專業技術人員組成工作專班,每晚對項目圖紙、施工進展情況展開專題研討,根據項目施工進展催辦設備訂貨發貨,每天工作到深夜。
改造啟動以來,冶煉廠200余名黨員骨干每天進入現場進行安全監護糾察違章,黨員圍繞改造重點難點展開突擊100余場次。為確保施工工期,8月中旬,冶煉廠將全廠維修和技術人員組成攻堅分隊,對關鍵項目施工進行應急支援,舉全廠之力確保系統于9月份點火。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