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籌辦軍運會為契機,塑造精致武漢新形象”——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句話,引起了與會代表委員的共鳴,他們紛紛建言,要把最美的武漢呈現出來,讓更多武漢“打卡地”吸引世界目光。
市人大代表晏曉蘭:
東湖綠道將現“一塘一景一品”
武漢市人大代表、東湖梅園高級工程師晏曉蘭說,作為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的主賽場之一,東湖加速進入“高光時代”,將帶給人們更多驚喜。
2018年,東湖旅游接待人數和旅游收入雙雙再破紀錄。晏曉蘭透露,2019年,一個更美麗的東湖向游客敞開懷抱。目前東湖綠道沿線33個湖邊塘正在進行水環境綜合整治,市民游客將看到各具風格的“一塘一景一品”微景觀,又會出現更多網紅打卡拍照地。
2019年,漢馬、水馬、東湖燈會、梅花節、櫻花節、詩歌節、雕塑展、攝影大賽、美食節等文旅活動還將繼續在東湖精彩上演,更多藝術大咖會相聚東湖。此外,東湖將加快推進景中村與景區有機融合,打造各具特色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針對有特色的村落群,如大李村、小李村、馬鞍山苗圃等,因地制宜進行“微改造”,扶持文創、藝術、民宿等業態在東湖枝開葉蔓。
晏曉蘭表示,東湖櫻花園作為世界三大賞櫻勝地之一,是武漢打造新花城的一張金名片,從長遠來看,希望磨山能通地鐵對接綠道,在八一路延長線與魯磨路口建設立交橋疏導車流,以更好吸引全國乃至全球的游客來東湖賞櫻。
(長江日報記者匡志達 傅雪嬰 劉帥)
市人大代表聶權:
集中力量打造核心文化旅游IP
“打造全球旅游目的地,最佳途徑是集中力量打造最能體現城市特色的文化旅游IP。”市人大代表、武漢木蘭草原風景區總經理聶權說。
談起本土文化旅游品牌,一次經歷讓聶權很難忘。當時,景區正在創作國內首部花木蘭主題實景演藝項目,并找到專業人士設計一個花木蘭主題形象。結果初稿呈現的,是一個騎著卡通龍的女孩形象。
設計師解釋,設計花木蘭形象時,第一印象就是好萊塢的那部動畫電影《花木蘭》,人物設計時不由自主受到了影響。聶權說:“具有鮮明本地特色,最能代表本土文化的形象,我們自己挖掘力度還迫切需要加強,不要讓我們的孩子的第一印象中,花木蘭就是外國人創造的那個樣子。”
聶權表示,武漢文化底蘊深厚,旅游資源得天獨厚。他建議,武漢要集中力量打造核心文化旅游品牌,并在全球積極推介。以木蘭文化生態風景區為例,自2014年獲評國家5A級風景區后,通過打造《花木蘭·云中戰歌》實景演出等形式,積極挖掘木蘭文化內涵。目前雖然文化旅游IP不少,仍缺乏全市集中力量打造的核心IP。希望政府能夠加強頂層設計,推出更多支持“文化+旅游”創新實踐的政策,推動武漢在國際上打響城市品牌。
(長江日報記者匡志達)
市政協委員郝斌:
競賽之外的“禮儀文章”要做足
“一屆大型賽事,一場大的盛會,一個向全世界展示城市面貌的機會,作為東道主的武漢人,我們都是參與者。”5日,市政協委員、華中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副教授郝斌建議,作為東道主,不僅僅是要把比賽辦好,競賽之外的“禮儀文章”,更要做到細致入微。
郝斌介紹,競賽外的禮儀可簡單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賽場內,一部分是賽場外。
“籃球比賽要加油吶喊,網球比賽要保持安靜,那觀看軍運會的項目,我們該怎么做?”郝斌建議,應該繼續加大對軍運會項目知識的普及和宣傳,讓老百姓能夠置身其中,比賽時,不僅可以欣賞高水平的競技比拼,還可以與運動員進行互動。
同時,郝斌說,在賽場外,不亂丟垃圾,不隨意橫穿馬路等基本的文明行為,都是每一個東道主應該做的。“在街上,在商場,在地鐵里,一句簡單的英語問候,一個禮儀性動作,都將會給我們的城市加分。”
(長江日報記者譚在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