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昨日記者探訪時,部分路段已打圍

圖為:改造后的街頭景觀節點效果圖

圖為:新增的人行天橋效果圖
□楚天都市報記者黎先才吳昌華通訊員田立平肖暢張建勇
新華路作為武漢市江漢區服務業、金融業核心功能軸,串聯了中央服務區、武廣商圈、金融街等功能區,還與周邊眾多綠化公園、長江主軸等相接,借助今年軍運會提升改造契機,將全線提檔升級。
楚天都市報記者昨從建設方武漢地產集團獲悉,新華路綜合改造工程已打圍啟動,升級內容包括綠化排水升級、“人機非分流”改造、新建7個休閑景觀節點。同時,還將新增6座人行主題天橋等。該工程預計今年8月底完工,屆時新華路將打造成為江漢區發展的“中央大道”,也將成為武漢市線性交通和公共空間改造的樣板工程。
道路破損 改造在即
新華路綜合改造工程北起發展大道,南至解放大道,全長改造約4公里。昨日上午10時許,記者探訪發現,沿線部分機動車道已率先打圍,雙向6-8車道減少為雙向4-5車道。
武漢地產集團新華路綜合改造負責人介紹,由武漢建工集團實施改造的二標段(建設大道-解放大道段)已于本月25日進場打圍,由漢陽市政集團負責實施的一標段(建設大道-發展大道)在去年12月底已對局部人行道打圍。春節前后,將對沿線進行機動車道破除外運、人行天橋樁基探挖及施工。
記者沿江漢北路往建設大道探訪發現,沿線部分路段路面有較大面積龜裂破損問題,部分人行道路段有坑洼,地面不平整。此外,沿線監控桿等線桿林立、電箱柜陳設破舊雜亂。
家住周邊的市民宋先生告訴記者,新華路為城市主干道,平常車流量大本就擁堵,近日受道路打圍影響,通行能力大幅降低,路面不時出現擁堵。
記者在建設大道十字路口看到,現場排隊過紅綠燈的車輛約有100米,通過紅綠燈要2-3分鐘。從建設大道再往發展大道行駛,因全長約2500米的該路段還未大面積打圍,通行能力相對正常。
慢行綠廊 呼之欲出
記者了解到,針對機動車、非機動車混行嚴重的現狀,改造將對現有路面“一塊板”斷面改造為“三塊板”斷面,新建連續的擁有獨立路權的非機動車道,以改善路面行車秩序。
記者探訪發現,改造前的新華路部分路段尚未在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設隔離帶,不少機動車會搶行到非機動車道,占用路面行車空間。
對此,武漢建工集團新華路綜合改造副經理鄭磊介紹,道路兩側的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均將設綠化隔離帶,既美觀也能實現“機非分流”。
針對路面破損不平整問題,施工方后期將對機動車道瀝青路面全段統一銑刨加鋪,并對基層破損處進行破板新建,保障行駛舒適。
臨街的建筑前區路面改造也是本次改造亮點。記者了解到,在商業段以美觀石材為主,在非商業段則采用透水鋪磚,并在部分臨街路段擴大人行道范圍,讓行人活動空間增大。
因沿線新華路發展大道至后襄河北路段、解放大道中山公園路段地勢較低,將新增排水箱涵和排水管道,以提高防滯水和排水能力。
武漢地產集團介紹,整個新華路將打造成一條集交通、慢行、服務和景觀功能于一體的城市主干道,全線將形成4-6排行道樹、增設林下花。為保證慢行交通的連續性和舒適性,在沿線各單位進出口和右進右出道口處的人行道、人行橫道均采取局部抬高設計,實現車讓人。
六座天橋 皆有特色
新華路兩側金融機構云集,還有密集居住人群、大型醫院和公園分布,對此,改造將新增6座人行主題天橋,平均間距650米,讓現有人行過街能力大大提升。
記者了解到,根據初步方案設計,計劃在馬場一路、唐家墩路、黃孝北路、雪松路、精武橫路、協和醫院處各新增一座人行天橋。
武漢地產集團介紹,6座新設天橋在材質、裝飾設計上各有特色,天橋的梯道、坡道在設計時最大化滿足行人上下需求,后期將打造成武漢市最具都市人文風情的景觀橋梁群。
武漢地產集團介紹,此次提升改造,將設置7處街頭景觀節點,形成怡人休閑的活動空間和景觀豐富的生態通廊。"以協和腫瘤醫院景觀節點來說,通過增加座椅、景墻、花臺等設施打造‘口袋花園’,同時也為市民提供交流休憩場所”。
據悉,新華路綜合改造工程預計今年8月底全面完成。屆時,整個大道將品質美感大提升,也將成為武漢市對外展現魅力都市景觀道的又一亮麗名片。
鏈接
交警提醒車輛繞行方案
因現有新華路(建設大道-江漢北路)綜合改造施工,路段通行能力預計下降30%-50%左右,對過境及到達車流帶來較大影響。昨日,交警部門發布提示,建議機動車由其它道路繞行。
交警建議,由北向南方向,前往新華路周邊的車輛通過北湖西路、建設大道繞行臺北路或西北湖路-萬松園路;前往硚口路方向的車輛建議通過北湖西路、建設大道繞行青年路;前往三陽路方向的車輛建議通過長江日報路、建設大道繞行香港路。
由南向北方向,硚口路方向來車建議繞行青年路、建設大道;三陽路方向過來的車輛建議繞行香港路、臺北路、建設大道、長江日報路;京漢大道方向過來的車輛建議繞行解放大道、青年路、建設大道或銀松路、勁松小路、勁松巷、建設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