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家三口重逢場面 警方供圖
“兒啊,13年了,你到底去哪了啊!”2月22日凌晨1時,一聲哭喊打破了武昌區公安分局的平靜,60歲的易和平和張鳳英終于見到了日思夜想的兒子易浩然,三人緊緊地擁抱在一起,淚水奪眶而出……
2006年冬天,還在讀大專的易浩然因為賭氣離家出走,沒有身份證的他在武漢四處漂泊、打工為生。13年來,他的父母沒過過一個好年,年飯桌上談起兒子,兩人就放下筷子抹眼淚。
二十多次來漢尋親,最長一次呆了3個月,前后花費十幾萬元,這對老夫妻嘗盡苦楚。父親易和平嘗試通過信訪渠道向武昌警方求助,分局迅速組織精干警力組成專班開展尋親。幾經波折,細心的民警終于發現了易浩然的蹤跡,這個離散13年的家庭得以團圓。
離校出走杳無音訊
易浩然出生于1985年,是家中獨生子,失蹤前,他就讀于武漢的一所職業學院。2006年冬天,剛放寒假的他趕回內蒙古赤峰老家過年,但望子成龍的父母對他的現狀很不滿意。
“叫你不要玩游戲,整天玩游戲能有什么前途!”家人的嘮叨讓易浩然難以忍受,他和父母大吵一架后就買票返回武漢,20歲出頭的小伙子與家人切斷了聯系。開學一個多月后,易和平和張鳳英坐火車趕到了學校,易浩然仍沒有來校報到。
易和平和張鳳英找遍了所有認識兒子的人,但沒人看到過他。想起兒子曾說過打游戲也能賺錢養家,他們又跑遍了武昌和洪山的網吧、游戲代練工作室。不少市民主動提供幫助,但無奈人海茫茫,兒子還是杳無音訊。
2009年和2016年,易浩然的外公和奶奶相繼去世,老人在彌留之際還在呼喚著孫兒的名字,含淚閉上了眼睛。
這些年來,易和平和張鳳英每年都要來武漢幾趟,最長的一次呆了三個月,但每次都是失望而歸。接到他們的報警后,武漢警方發現易浩然在一代身份證過期后并沒有辦二代證,在武漢沒留下太多活動痕跡。
專班民警走訪排查
2019年2月7日是大年初三,易和平決定向武昌區公安分局局長付志平寫信求助。付志平獲悉情況后迅速要求信訪辦主動接訪并了解情況,刑偵大隊、梅苑派出所組成專班,盡最大努力尋找失蹤的易浩然。
武昌公安分局刑偵大隊民警張楠介紹,他和同事采集了易浩然父母的DNA。
易浩然沒有身份證,從社會活動信息中很難有所突破,專班決定轉變調查方向。想到他有可能到網絡、游戲公司工作,分局合成作戰中心搜集了大量相關公司的信息,專班民警分頭走訪排查。2月21日上午,民警打通了某網絡公司老板趙某的電話,讓民警驚喜的是,趙某表示易浩然就在他身邊!
原來,易浩然在趙某的網絡公司里打工,平時也住在趙某家里。這么多年來,他在武漢換了很多住處,一直在搞網游代練賺錢。聽到民警講述的他父母的經歷,易浩然十分難過,提出想馬上與他們見面。
當天11時許,易和平接到了民警打來的電話,當得知兒子已經找到的消息后,他仍不敢相信這是真的。確認電話那頭真是自己失散十三年的兒子后,他泣不成聲地說:“等著我,我和你媽馬上就來!”
兒子流下悔恨淚水
2月22日0時30分,民警在武昌火車站接到了易和平和張鳳英。“得知這個好消息,我們買最近的一班火車就趕來了。”易和平說。
十幾分鐘后,民警將他倆送到了武昌分局,易浩然已早早在此等候。一聽到腳步聲,易浩然幾個大步沖到門口,叫了一聲“爸,媽!”還沒等夫妻倆反應過來,他已經一把將二人抱入懷中。
易和平說,這一天的場景,他們夢到過好多回,現在終于美夢成真。
13年來,他們幾次瀕臨崩潰,有一次一個同學說見過兒子,說他當時在街邊撿垃圾,他們趕到武漢的幾個收容中心,結果還是查無此人,當時他倆抱頭哭成了淚人。
面對多年未見的父母,易浩然也流下了悔恨的淚水,他說這么多年自己工作沒什么成績,沒臉回家見父母,現在才知道自己錯了,張鳳英緊緊握住兒子的手,不住地流眼淚。
易和平表示,有一年春節正在下雨,他又冷又餓躲在屋檐下,一位老大媽給他盛了一碗熱湯面,令他感動不已。征求了兒子的意愿后,夫婦倆尊重他留在武漢的決定,“等我們退休了就來武漢,跟他一起生活”。
(易和平、張鳳英、易浩然為化名)
長江日報記者戴旻陽 通訊員黃赤橙 孫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