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1997年出生的女孩
遭遇人生的變故時
會作何反應?
她用自己的行動
給出了答案!
三峽大學醫學院在讀學生楊玉霞
在父親病逝后
為了照顧癱瘓在床的母親
每日往返于出租屋與學校之間

在同齡人無憂無慮地讀書時
22歲的楊玉霞
卻要精打細算地過日子

2017年5月
楊玉霞的父親被確診為食道癌晚期
治療僅五個月便撒手人寰
此后
照顧癱瘓母親的重擔
就落在了楊玉霞身上

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
楊玉霞沒有自怨自艾
在學校里
她專心致志學專業、做實驗
還獲得過國家勵志獎學金等獎勵
在簡陋的出租屋內
她為媽媽做出可口的飯菜
用柔弱的肩膀擔負起整個家

楊玉霞喜歡跑步
在她看來
沐浴著陽光、逆風而上
代表著永不停歇、努力向前

“只要有我在
媽媽一定會過得很幸福的”
楊玉霞說

其實生活中
像楊玉霞一樣努力生活的人有很多
他們身處逆境
卻依然用自己的陽光心態
驅散生活的陰霾
1
暑假
本該是好好放松休息的時間
但對于他來說
卻格外忙碌

他叫崔慶濤
家在曲靖市會澤縣者海鎮
五里牌村綠蔭塘小組
剛剛參加完高考的他
利用暑假勤工儉學
補貼家用
收到北京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時候
崔慶濤正在建筑工地上拌砂漿

努力的汗水
定會澆灌出最美的花
綻放在未來的人生路上
2

40℃高溫下
18歲的武漢高中畢業生王洪彤
正在賣著冰棍
很多人并不知道
這個笑容甜美的“00后”姑娘
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
堅持在三伏天賣冰棍
并將賺來的錢作為學費
積攢起來
她說
“家里很多地方都需要錢
家人治病、生活費、電費等
我不想成為家里的負擔”

她說自己還有一個夢想
想當一名美術老師
“這樣就不用到處跑了”

有夢想
誰都了不起
笑容比冰棍甜的姑娘
沖鴨!
3

王蘊
是上海市盲童學校的應屆高考生
四歲就完全失明的他
靠著一股韌勁
不考慮排名
不問分數
只想著每天比昨天進步一點
盡最大的能力
獲得升學機會
最終
取得了623分的優異成績
與本地最高分僅差3分

從小就愛學習的他
竹笛達到10級
鋼琴也達到8級
還曾挑戰“半馬”和“全馬”
班主任這樣評價他
“獨立自強
自我管理能力很強”

生命以痛吻你
你卻報之以歌
相信逆光中成長的你
一樣可以翱翔!
4

父親賭博
爺爺中風
母親患癌
這三者中任何一個變故
都有可能成為一個普通年輕人
不能承受之重
但當它們
共同砸到檀正聞頭上時
這個年輕的廣東小伙
卻硬生生地
扛下了這個重擔

為了給患癌的母親治病
他當過送水工、搬運工
家教、理貨員
......
最困難的時候
一天要打七份工
從早晨6點
忙到第二天凌晨
即便在這樣的困境中
他也絲毫不放松學業
多次獲得
學校獎學金
國家勵志獎學金

他說
“希望能夠成功考研
多學點知識”
被同學們稱為“自強哥”的他
靠自己的拼搏
詮釋了什么叫做
責任與擔當
5

20年
對于生命而言
是個不短的長度
這位保潔大叔
用20年
寫就了30萬字的長篇小說

他叫祝朝仕
從小就喜歡讀書
高中畢業后
由于家庭條件不好
他不得不開始外出打工

出于愛好
1996年到2016年
他創作了一部
以他與妻子的愛情故事為原型的
長篇小說
《來世再相愛》
祝朝仕斟酌措辭
反復抄了五遍才定稿
一有空余時間
他便能連寫好幾個小時

懷揣著寫作的夢想
在廢棄的小院兒里
祝朝仕將他的人生
一字一句地
揉成了情意綿長的文字
6
詩詞大會的舞臺上
可謂是
“談笑有鴻儒
往來無白丁”
登臺的參賽者
幾乎都是
滿腹詩書的高材生
但在這群
履歷光鮮的佳人才子間
卻有一位外賣小哥
震驚四座

他叫雷海為
懷著對詩歌的熱忱
他在送外賣的奔波間
讀詩、背詩
十三年光陰
他從廣廈高樓間
來到了
《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上
生活沒有使他麻木
反而令他對詩歌體味更深

那些
在餐廳等餐時
倉促背下的詩句
終于在十三年后
在更大的舞臺上
綻放出了耀眼的光芒

身在井隅心向璀璨
再平凡的生命
都有權利去追尋不平凡的光芒
生活
從來都不容易
但你面對生命中的磨難
卻依舊積極努力的樣子
真的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