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方林芝、劉睿)司法執行的“最后一公里”,直接關系公平正義的最終實現,更是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關鍵環節。2025年,房縣法院將深化執行聯動機制作為優化營商環境重點改革領域,著力破解涉企案件執行難題。
近日,在某建設集團與某水電開發公司建設工程合同糾紛執行案中,房縣法院精準施策,聯合關鍵協作單位國家電網湖北省公司,建立長效電費扣劃清償機制,成功將首批70萬元執行款高效劃撥到位,為困境企業紓困解難,生動詮釋了“保企業就是保民生、穩經濟”的司法理念。
剛柔并濟:守護企業生存命脈
2025年3月,案件執行陷入兩難:申請人建設公司追索拖欠6年的工程款心切;被執行人水電公司雖有大額資產卻難變現,賬戶余額遠不足清償。執行法官精準評估風險,采取“活封活扣”措施:在確保資產安全前提下,允許水電公司繼續使用被查封的房產、土地及核心發電設備維持運營,保障其“造血”能力。同時,針對其銀行賬戶資金卻無主動履行意愿的情況,果斷依法凍結企業三個賬戶并劃扣21萬余元,嚴防資金轉移,彰顯對規避執行行為的“零容忍”。剛柔并濟間,既維護了司法權威,也為企業生存保留了空間。
聯動創新:共建長效清償通道
2025年7月,案件迎來轉機。根據申請人提供的財產線索,執行法官迅速鎖定水電公司的核心收入來源——國家電網結算的發電電費。我院立即啟動執行聯動機制,法官趕赴武漢,在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與高效配合下,成功從其待支付電費中扣劃70萬元,并于5個工作日內匯至法院賬戶,債權實現取得突破。
更關鍵的是,為徹底解決“一案一扣、異地奔波”的難題,房縣法院創新思路,與國家電網深入協商,共同建立了長效清償機制:后續將持續扣劃水電公司在國家電網的結算電費,同時為保障其持續經營能力,明確扣劃70%用于償還債務,預留30%作為其維持基本生產經營和支付員工薪酬的必需資金,直至債務清償完畢。高效的協同聯動,將電網穩定的結算能力轉化為法院高效、可持續的執行通道,變“電費流水”為“誠信活水”與“發展活水”,不僅解申請企業的“燃眉之急”,更著眼于為被執行企業構筑“長青之業”,是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服務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下一步,房縣法院將不斷拓展聯動范圍、織密協作網絡、提升聯動效能,以更強大的聯動合力,切實解決執行難題,保障勝訴權益,為轄區企業健康發展和經濟社會穩定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