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陳昌榮 呂慧慧)秋意漸濃,竹山的數萬畝茶園依然綠意盎然。10月12日,一場別開生面的“茶文化特色課堂”成果展演在竹山縣宜品茶葉有限責任公司農民田間學校熱烈舉行,為為期10天的高素質農民培育和茶文化推廣能力提升培訓畫上了圓滿句號。空氣中彌漫著醇厚的茶香,40余名來自各鄉鎮的涉茶企業主體、合作社女青年和技術員臉上洋溢著收獲的喜悅,她們不僅是學員,更是竹山茶產業未來的“星星之火”。
茶文化特色課堂。通訊員 供圖
“看,這綠茶沖泡的火候,關鍵就在于對溫度和時間的精準把控!”實踐教室內,經驗豐富的茶產業行家一邊演示,一邊講解,學員們個個目不轉睛,不時上手體驗、提問交流。從黑茶、紅茶的精湛加工技藝,到綠茶沖泡時水溫、時間的微妙拿捏,再到田間地頭如何科學管護茶園,這場培訓摒棄“紙上談兵”,采用“理論+實踐”深度融合的模式,讓學員們在動手操作和直觀感受中真正掌握了“從葉片到茶杯”的全鏈條技能。

茶文化能力提升培訓。通訊員 供圖
“這次培訓太解渴了!”來自湖北堵河源茶葉公司的青年李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興奮地說,“以前憑老經驗,現在懂了新門道,怎么用數字技術監測茶園,怎么把我們的好茶葉賣出好價錢,心里更有底了!”課程設置精準對接竹山茶產業發展的現實需求,不僅涵蓋茶葉加工、茶藝和茶文化,更拓展至品牌建設、數字農業應用等前沿領域,旨在為竹山打造一支既懂技術、又善經營、還會管理的新時代茶藝師隊伍。
茶文化能力提升培訓。通訊員 供圖
竹山作為“中國高香型綠茶之鄉”,茶產業是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30萬畝生態茶園不僅是美麗的風景,更是百姓致富的“綠色銀行”。縣委、縣政府將茶產業置于農業發展的龍頭位置,此次培訓正是其“做大茶規模、提升茶品質、做強茶品牌、弘揚茶文化”系列舉措的扎實一環。縣農業農村局、縣茶辦要求學員們,要珍惜學習機會,將新知識、新技能帶回田間地頭,成為帶動一方鄉親共同致富的“領頭雁”。
茶文化能力提升培訓。通訊員 供圖
學員們摩拳擦掌,信心滿懷。她們表示,必將以此次學習為新的起點,緊跟縣委對茶產業的戰略布局,將課堂所學轉化為提質增效的實際行動,不斷提升竹山茶葉的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為這片希望的土地貢獻更多茶香韻味,助力竹山高質量發展之路行穩致遠。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