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陳莉)為促進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共享教學資源,提升教師數字化教學能力,10月16日,由十堰市張灣區教育服務中心聯合呂洋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共同組織的“送教下鄉—AI融合課”活動在黃龍鎮中心小學成功舉行。柏林鎮中心小學、東風6264小學、西城開發區中心小學、花果中心小學、十堰市東風48小學、十堰市東風49小學、西溝鄉中心小學以及東風第一小學教聯體學校的小學語文教師參與本次活動。

活動現場。通訊員 供圖
活動呈現了兩節各具特色的AI融合課例。盧珊老師執教的《日月山川》巧妙運用AI技術,通過“生字闖關”“后羿射日”等互動情境激發學生識字興趣,并借助軟件動態演示筆順與結構,讓學生在直觀感知中寫好漢字、領略文化之美。呂夢婷老師則在《搭石》一課中,重點借助AI工具的計時閱讀與數據分析功能,有效訓練學生“注意力不回讀”“抓關鍵詞句”等策略,并結合情景采訪活動,深化了對文本中“謙讓互助”情感的體驗。

活動現場。通訊員 供圖
在議課研討環節,張灣區教育教學服務中心小學語文教研員何榮對課例進行了深度點評。他肯定了教師在技術融合上的積極探索,同時強調AI應用應遵循“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素養導向”三大原則,警惕技術過度使用,珍視教師自身語言、板書與情感互動的不可替代價值。
隨后,何榮在《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與實施策略》專題講座中指出,語文教學應走向單元統整,AI技術可在情境創設、習作初評、課堂即時評價等方面發揮作用,但其設計必須緊密圍繞語文要素的落實和與課后習題的關聯,服務于“教—學—評一致性”的實現。他強調,朗讀訓練、漢字文化浸潤、深度情感體驗等語文學科本質,始終是教學不可替代的根基所在。
活動最后,十堰市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呂洋總結表示,本次活動不僅是“AI+語文”課堂教學的實踐展示,更是從技術表層應用到教學深度變革的專業引領。未來,工作室將繼續探索智能技術與語文課程的融合創新,助力城鄉教師提升信息化素養,為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