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陳昌榮 陸龍和 賀茂棠)秋意漸濃,文心涌動。10月18日,竹山一中報告廳內座無虛席,一場以“筆潤竹山·文承庸風”為主題的2025年秋季文學創作培訓活動熱烈啟幕。近300名縣作協會員、縣一中文科班的師生們齊聚一堂,與特邀前來的省、市文學名家、兄弟縣市作協同仁共同沉浸于這場文學盛宴。
“把文學課堂搬進校園,是希望文學的種子在更年輕的土壤里生根?!被顒右潦?,縣文聯主席操儒舜開門見山,道出此次活動選址的深意。縣委常委、統戰部長熊應標、市作家協會主席操建華在熱情洋溢的致辭中強調,文學是“振興縣中”工程的文化支撐,鼓勵廣大作者要“扎根本土,深挖井”,用筆墨講述生動的竹山故事,并表示將持續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為創作者們搭建更廣闊的成長平臺。
活動現場。通訊員 供圖
活動現場。通訊員 供圖

活動現場。通訊員 供圖
培訓環節“干貨”滿滿。中國作協會員、《大武漢》主編鄭因以《閱讀與文學創作》為題,深入淺出地闡釋閱讀如何改變人生,并以自身創作為例,生動講解小說、散文的情感層次與敘事張力;《中國報告文學》特聘作家王建生結合自己創作的《大明湖賞柳》《天地豐碑》等作品,剖析散文與報告文學“于平凡處見真章”的寫作秘訣。臺上講得投入,臺下聽得專注,筆記聲沙沙作響,思想的火花在深入淺出的講解中悄然碰撞,不時曝出雷鳴般的掌聲?!袄蠋熤v的就是我們平時寫作遇到的困惑,太解渴了!”縣作協會員周俊興奮地說。
理論浸潤之后,采風團踏上從城關鎮劉家山至上庸鎮“千繡花海”的探花之旅。下午1點30分,從藏身于劉家山綠意間的“竹山書房”的靜謐書香,到竹山書畫院里的墨韻流淌;從上庸鎮“千繡花?!钡慕k爛色彩,到上庸文化博覽園內沉淀的千年庸國歷史,再到圣水湖的瀲滟波光……作家們用腳步重溫古庸文化的厚重,體驗古鹽道,用鏡頭捕捉鄉村振興的脈動。“這次采風,讓我對腳下的土地有了全新的感知,創作的沖動一下子就來了。”省作協會員袁斌感慨道。
下午5時,采風團參觀上庸鎮三盛大院并舉行交流會。上庸鎮黨委書記李容介紹了當地發展變化,縣政協原主席、作協會員唐澤斌生動講述了上庸鎮的移民變遷史。
“此次活動圓了基層文學愛好者的夢?!辈偃逅幢硎?,這不僅是一次學習充電,更是一次深度的鄉土情懷凝聚。他鼓勵作者將所見所感轉化為有筋骨、有溫度、有竹山印記的精品力作,用文學為竹山的歷史文化、山水詩意和時代精神放歌。
據悉,縣作協將以此次“上庸采風”活動為契機,持續引導創作者深入生活、深入上庸,在守正創新中講好上庸文化故事,推動本土文學從“高原”邁向“高峰”。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