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張涯鑫)10月23日下午,十堰市“文明河流”建設巡回宣講竹山站暨“‘玉’見文明 水潤竹山”——“我愛竹山·文明實踐流動大舞臺”麻家渡鎮專場活動,在麻家渡鎮國際珠寶交易中心溫情啟幕。活動開始前,省市縣鄉參加人員先前往麻家渡鎮羅家坡村,觀摩竹山縣十星文明創建展覽館與麻家渡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綜合體,沉浸式感受當地文明創建成果;隨后的主場活動,融合理論宣講、文藝表演、典型表彰、志愿服務等多元形式,既為群眾送上“精神大餐”,也提供“貼心服務”,成為竹山縣以文明實踐激活基層治理活力的生動縮影。

活動現場。 通訊員 供圖

活動現場。 通訊員 供圖
思政宣講+精神傳遞,讓理論學習“有溫度”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精神是奮進的力量。活動現場,理論宣講環節打破傳統模式,以“本土故事+精神解讀”讓理論學習更接地氣、更有感染力。麻家渡鎮黨委宣傳委員、副鎮長張駿以當地發展變遷為切入點,開講大思政課,用“從‘精神乞丐村’到產業興旺鎮”的鮮活案例,講述麻家渡鎮在黨的領導下的發展歷程,引發臺下群眾強烈共鳴;縣委黨校教育長黃珊則聚焦“三大精神”,以5分鐘精煉解讀,將大別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的內涵與價值傳遞給現場每一位觀眾,讓精神力量直抵人心。宣講間隙,縣文化館嚴澄帶來獨唱《十星歌》,悠揚歌聲中滿是對“十星”文明創建的自豪。情景劇《鐵血京漢》精彩上演,通過重現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的崢嶸歲月,讓紅色文化浸潤人心。互動問答環節更是點燃現場氛圍,“‘十星級文明農戶’創評始于哪一年、發祥地是哪里”“‘三大精神’具體指什么”等問題拋出后,群眾踴躍舉手作答,在輕松互動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記憶。

活動現場。 通訊員 供圖

活動現場。 通訊員 供圖
文明河流+生態宣講,讓護水理念“入人心”
作為南水北調中線重要水源地,守護“一泓清水永續北送”是竹山兒女的重要使命。活動專門設置“文明河流建設”宣講環節,邀請“文明十堰”宣講隊成員進行主題宣講,用故事傳遞護水責任,用理念喚醒生態意識。市城市文明創建中心干部張友林以《一滴堰水的文明之旅》為題,講述南水北調工程中十堰的擔當與奉獻,讓群眾感受每一滴清水背后的文明重量;竹溪縣城市文明創建中心干部劉梅的《一泓碧水映初心萬千丹心護清源》,分享基層護水工作者的堅守故事,詮釋“守護碧水”的初心。宣講后,“中國好人”王義富理論工作室帶來花鼓船歌《為一泓清水北送作貢獻》,本土特色的藝術形式、朗朗上口的歌詞,將護水理念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傳遞開來。
法治宣講+文藝演繹,讓法律知識“接地氣”
法治是文明的基石,也是基層治理的重要保障。活動設置“農民學校‘法治進萬家’”環節,將硬核法律知識轉化為群眾聽得懂、易接受的內容。“有人拉你私下挖綠松石礦洞,去還是不去?”“高息理財找上你,怎么辦?”縣普法講師團成員、湖北裕森律師事務所律師馮寨金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防范非法集資、礦山安全等知識“翻譯”成鄉言土語,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重點條款、綠松石交易規范等群眾關心的話題展開宣講,結合麻家渡鎮綠松石產業特色,針對性解讀交易中的法律風險與權益保障要點,讓法律知識“飛入尋常百姓家”。隨后的《松石秀》展示,將“綠松石”這一當地特色資源與文明理念相結合,既展現產業魅力,也傳遞“合法經營、文明發展”的理念。

活動現場。 通訊員 供圖
十星創建+紅色展演,讓鄉風文明“樹標桿”
“十星”創建是竹山基層文明建設的“金字招牌”,32年來從“十星級文明戶”不斷拓展延伸,成為涵養文明鄉風的重要抓手。活動現場還宣布了“十星級文明示范戶”“十星好公婆”“十星好兒媳”“十星護水志愿者”評選結果,每類評選各有5名代表獲此榮譽。在熱烈的掌聲中,獲獎代表逐個走上舞臺,接受榮譽表彰,他們以孝老愛親、守水護水、勤勞致富的實際行動,成為群眾身邊可學可做的文明標桿。活動最后,歌舞《黨旗更鮮艷》精彩上演,演員們以飽滿的熱情、優美的舞姿,表達對黨的祝福與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火紅的旋律將活動氛圍推向高潮。
志愿服務。 通訊員 供圖
志愿服務+便民服務,讓群眾感受“暖人心”
活動不僅有“精神滋養”,更有“貼心服務”。在麻家渡鎮國際珠寶交易中心大廳旁,各類志愿服務點一字排開,為群眾提供多樣化便民服務。縣司法局與縣內律所志愿者為群眾提供法律援助咨詢,解答婚姻家庭、鄰里糾紛等法律問題;竹山農商行工作人員詳細講解防范金融詐騙知識與“十星示范戶貸款政策”,助力群眾守好“錢袋子”、拓寬“致富路”;竹山廣電網絡公司志愿者聚焦防范電信網絡詐騙,通過案例講解常見詐騙手段與防范技巧;縣中醫醫院名醫義診志愿服務隊忙著為群眾測血糖、量血壓,提供針灸治療與健康咨詢;竹山縣光明未來志愿服務隊、愛齒行動志愿服務隊則分別為群眾提供愛眼護眼檢查、愛牙護齒指導。“既能聽宣講、看表演,還能免費檢查身體、咨詢問題,這樣的活動太實在了!”剛體檢問診完畢的村民張大爺笑著說,話語中滿是對活動的認可。
此次活動,既是一場文明盛宴,也是一次力量凝聚,通過多元形式將理論、文明、法治、服務送到群眾身邊,進一步激發麻家渡鎮群眾參與文明建設、推動家鄉發展的積極性,為竹山縣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實現基層高效能治理注入新活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