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江紹彥)秋風送爽,稻浪翻滾。在鄖西縣店子鎮的田野間,收割機正轟鳴作業,一片繁忙景象。眼下,正值化肥減量增效水稻測深施肥示范區大規模收割時節。盡管入秋以來遭遇連續陰雨,但今年的種植戶卻不再為稻谷晾曬發愁——大壩塘村新建的稻谷烘干廠正式投產,實現了從“收割”到“烘干”的一站式服務,為秋收保駕護航。
在大壩塘村的稻田里,一臺臺收割機開足馬力、有序穿梭。翻滾的割臺將一株株水稻整齊收割,稻穗迅速脫粒入倉。幾個來回后,駕駛員將出糧口對準運糧車,金黃的稻谷傾瀉而下,沉甸甸的稻穗轉眼變成顆顆飽滿的谷粒。
烘干廠的建成,給當地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傳統晾曬方式僅自然損耗就超過3%,若遇陰雨天氣,損失更為嚴重。而機械化烘干能將損耗控制在1%以內,不僅降低了糧食損失,還大大節省了人力成本。“往年曬稻谷至少要一個星期,現在直接送進烘干廠,省時又省心。”大壩塘村黨支部書記蔡杰國感慨道。
這一變化的背后,是店子鎮政協委員工作站深入一線的扎實工作。自去年十月以來,為破解“冬閑田”難題,推動“變閑為寶”促農增收,工作站深入村組走訪調研,與農戶、市場主體面對面交流,全面了解油稻輪作推廣中存在的困難。通過一線協商、建言獻策,積極推動協商成果落地,最終引進了縣政協委員王緒棟的萬風糧油有限公司,流轉土地實施油稻輪作,并配套建設標準化育苗基地和烘干車間,有效推動了當地油稻輪作產業的發展。
據了解,店子鎮大壩塘村烘干廠日烘干能力達65噸,除服務本地油稻輪作基地外,還可承接周邊農戶的烘干訂單。從過去“靠天曬糧”到如今“科學烘干”,店子鎮農民正逐步告別“看天吃飯”的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