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李淵)近日,中石化湖北十堰石油分公司白浪油庫職工創新工作,用小成本解決大隱患。油庫副主任田永帶領“職工創新工作室”的維修團隊,自主成功修復了關鍵的油氣回收裝置,僅花費不到一元,不僅保障了油庫的安全環保運行,更避免了因廠家跨區域維修可能產生的高額費用,以實干擔當詮釋了“降本增效”的深刻內涵。

職工修復油氣回收裝置,通訊員供圖
“癱瘓”的設備與高昂的維修單
事情源于油庫核心環保設備——油氣回收裝置的一次突發故障。該裝置是油庫揮發性有機物治理的關鍵,一旦“罷工”,不僅存在安全隱患,更影響環保管理的依法合規。設備控制系統出現異常,中控室持續產生報警,無法正常啟動。
若按常規流程,需立即聯系設備生產廠家。然而,廠家遠在外地,僅工程師的差旅、食宿費用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加上高昂的維修工時費和配件費,初步預估維修成本將高達數千元。同時,等待工程師上門的時間周期,也意味著設備將處于更長的“帶病”停滯狀態,油庫付油設施將大面積“停擺”。

“我們自己干!”創新工作室主動請纓
面對這道難題,白浪油庫副主任師、同時也是油庫“職工創新工作室”帶頭人的田永站了出來。“總依賴‘外援’不是辦法,我們要試試自己能不能‘診斷’并‘治好’它!”他迅速召集創新工作室的技術骨干,成立了臨時攻關小組。
田永深知,這支通過創新工作室平臺長期培養、在一次次小型技改和維修實戰中成長起來的隊伍,具備解決問題的潛力。他們查閱圖紙、分析電路、比對參數,對裝置進行了全面“體檢”。
精準“把脈”,幾十元“藥到病除”
經過連續數小時的細致排查和反復測試,攻關小組最終將故障點精準鎖定在控制電動閥門的一個小小的保險管。正是這個價值僅不到一元的零部件“罷工”,導致了整套裝置的運行指令無法有效傳遞。
病因找到,藥方就簡單了。維修人員迅速采購了同型號的保險管進行更換。當嶄新的零件安裝到位,啟動按鈕被按下的一剎那,油氣回收裝置發出了熟悉的平穩運行聲——設備恢復正常!
從故障判斷到成功修復,全部由油庫內部力量完成,總花費僅僅是一個價值不到一元的小零件。
小投入見大成效,人才培養結碩果
“這次成功的自主維修,其意義遠不止節省了幾千元費用。”田永深有感觸地說,“它首先及時消除了一個重大的安全環保隱患,確保了油庫的本質安全。更重要的是,它極大地鍛煉了我們的維修隊伍,證明了我們通過‘職工創新工作室’培養人才、提升自主維修能力的路徑是正確的。”
白浪油庫負責人表示,田永及其創新工作室的這次實踐,是油庫深化精細管理、大力推行降本增效的生動縮影。“小成本解決大隱患”的背后,是員工主人翁意識的增強和專業技能的提升。油庫將繼續依托創新工作室等平臺,鼓勵員工立足崗位,從小處著手,大膽實踐,勇于創新,將降本增效落到實處,為企業安全綠色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的內生動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