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張云朝)11月4日,湖北竹山縣竹坪鄉陳家河村一陳姓村民全家人都在采收拐棗。

村民采收拐棗。通訊員 供圖
“經過霜打過的拐棗格外香甜。”陳老爺子指著繁盛的拐棗樹笑著說。
他們在樹下鋪上五彩篷布接打下來的拐棗,防止沾上了泥土。在樹上搭上梯子方便上樹采摘。用長竹竿敲打樹枝,熟透了的拐棗便簌簌地掉落下來。女同志把散落的拐棗收集起來,裝進竹筐里,小伙子系好扁擔,彎下腰使勁往起拱,隨著“哎呀”一聲吆喝,百把斤的拐棗終于挑起來了。隨著小伙子邁著穩健的腳步,肩頭的扁擔也一上一下地跳躍著,發出“吱扭吱扭”的響聲,似乎在唱一首豐收的贊歌。

村民采收拐棗。通訊員 供圖
“百把斤的擔子壓得我腰發麻、肩發疼、腿發軟,但是,看著這豐收的果實,我渾身都是勁!”小伙子邊卸下身上的擔子邊說。
“五六年前,我在菜園子的邊上栽了十幾棵拐棗樹,從2023年起就開始結果了。今年總有一千四五百斤,能烤兩百多斤酒。按照60元每斤的話,這點地邊就能創收一萬多元呢。”陳老爺子邊裝框邊自豪地說。
“我們這點算個啥子哦!你看我們鄰居,他們在幾畝地的茶園地里套種拐棗樹,春采芽茶,夏秋采大茶,冬季收拐棗,一地兩收,多劃算。”兒媳婦幫腔。
“你個老頭子啊,收點拐棗,你把我們全家都弄來,生怕哪個瞞了你的功勞。”陳老婦人笑呵呵地打趣道。
竹竿敲擊聲、拐棗掉落聲、扁擔吱扭聲、打趣談笑聲,匯合成一首田園豐收曲,在鄉村的菜地邊回蕩,演唱著農家人的詩和遠方。
褐黃色的拐棗在冬日的陽光下,顯得十分油亮,散發著濃郁的馨香,一家人團結協作采摘豐收的成果,好一幅深秋豐收圖。
據該鄉分管農業的領導介紹,為了充分利用山場資源發展林特經濟,該鄉幾年前動員群眾利用房前屋后的山場地邊,栽種拐棗樹,幾年工夫,拐棗就結果了,而且年年結,年年都變錢,真是“栽上搖錢樹,年年都搖錢”。
據悉,拐棗渾身是寶。拐棗木材細致堅硬,為建筑和制細木工用具的良好用材;果序軸肥厚、含豐富的糖,可生食、釀酒、熬糖;含有多種維生素和18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營養價值很高;能治風濕,清涼利尿,能解酒毒、消渴、煩渴、嘔吐、發熱等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