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黃文平 王珊珊)連日來,鄖西縣以“校園餐”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突擊戰”為重要抓手,指導全縣中小學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邀請“兩代表一委員”、新聞媒體代表走進校園食堂,通過“零距離”參與,筑牢師生飲食安全防線。

“兩代表一委員”走進校園食堂,通過“零距離”參與,筑牢師生飲食安全防線。通訊員 王珊珊 攝
“此前提出改善學校食堂的想法后,相關舉措很快落地,如今學生餐食安全營養,讓人很安心。”在湖北口回族鄉小新川小學,黨的二十大代表翁新強由衷感慨道。
小新川小學坐落于紅25軍進入陜南首站村莊的學校。此前,在多方努力下,學校爭取到130余萬元資金用于食堂改造,新增180平方米就餐區,可容納200人同時用餐,還實現“互聯網+明廚亮灶”全覆蓋,后廚操作全程透明。“我們有紅色的‘精神食糧’和安全的‘物質食糧’。”學校負責人李積學表示,該校將“長征精神”融入辦學全過程,讓紅色精神在家校社協同守護中得以傳承。
獲評全國“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先進單位的王家坪紅軍小學巧妙將紅色文化融入日常膳食管理,以獨特的飲食教育傳承革命精神。每周,學校都會為學生精心準備南瓜湯、紅薯米飯等充滿年代感的餐食,這些承載著歷史記憶的“紅軍餐”,讓孩子們在品嘗中直觀感受革命年代的艱苦歲月,潛移默化地養成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良好作風,也讓食品安全管理與紅色德育在校園里實現了深度融合。“用孩子們每天接觸的餐食作為紅色教育的載體,不僅形式新穎,還能讓抽象的精神變得可感可知,既守護了孩子們的飲食安全,又為他們的品德成長搭建了扎實的平臺,這樣的做法值得肯定。”參與監督的縣人大代表徐霞對此給予高度評價。
作為新建的鄉村中學,店子中學把食堂的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作為重點,打造出校園食品安全管理的“新標桿”。該校引入“色標”管理模式,對食堂功能區域進行嚴格劃分:處理蔬菜的區域,從地面到案板、砧板都統一采用綠色標識;肉類加工區用紅色區分……清晰的色彩標識讓各區域功能一目了然,操作流程也更加規范有序。“從食材采購、加工到餐具消毒,各環節均有嚴格標準與記錄,管理細致到位,讓我們對孩子在校的飲食安全特別放心。”縣政協委員雷顯翠對此贊賞有加。

鄖西縣店子中學干凈整潔的師生就餐環境。通訊員 王珊珊 攝
為讓校園食品安全監督更具持續性,鄖西縣教育局推動各校建立起膳食監督家長委員會,直接參與食材采購招標、餐食定價等關鍵會議,還可查看“明廚亮灶”實時視頻、供應商服務評價等資料,既能自主組織食堂檢查,也能配合相關職能部門開展監督工作,從多個維度參與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
“自從開展食堂專項整治以來,我們就通過‘家長開放日’與‘膳食監督家長委員會’相結合的方式,讓校園食堂管理更加透明、規范。”鄖西縣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將繼續把各學校的優秀管理經驗推廣開來,讓“家長開放日”成為常態化活動,同時凝聚“兩代表一委員”、學生家長、新聞媒體等多方力量,形成監督合力,切實守護好每一位師生的飲食安全和質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