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向繼華)憑借占中國70%、全球50%儲量的綠松石資源,湖北竹山縣已將一方“石頭”培育成帶動8萬人端上“金飯碗”的富民產業。隨著該縣精心培育的“竹山綠松石工藝師”品牌獲評“湖北省十大勞務品牌”,其以產業育人才、以人才促就業的成功模式,正得到更廣泛的認可。

竹山綠松石工藝品展示大廳。通訊員 供圖
資源稟賦催生產業集群
竹山縣被譽為“中國綠松石之鄉”,其綠松石潛在價值超過萬億元。依托這一獨特資源,縣委縣政府錨定“一都四地”功能定位,按照“政府主導,企業主體,依法管理,市場運作”的原則,推動綠松石產業走上科學化、規范化發展軌道。
目前,全縣已培育綠松石產業市場主體5600余家,其中規上及限上企業38家,形成了以國際珠寶交易中心、國際綠松石城、國際綠松石工業園、中國綠松石特色小鎮及多個淘寶村為核心的空間布局。這一產業鏈還輻射至十堰城區、鄖西等地,產品遠銷中東、歐美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
勞務品牌賦能就業創業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痹谶@一理念指導下,竹山縣將綠松石產業發展作為穩就業、保民生、助振興的重要抓手??h政府成立了由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統籌21個部門協同發力,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主責、部門聯動”的工作格局。
政策支持體系不斷完善。該縣先后出臺《百億級綠松石產業建設三年行動方案》《支持綠松石商貿和服務企業加快發展十條措施》等文件,為產業發展和人才培養提供穩定的政策環境。據介紹,綠松石行業目前已帶動就業創業8萬余人,顯著擴大了就業空間。
技能提升夯實人才根基
人才培養是勞務品牌建設的核心。竹山縣依托職業技術院校,與中國地質大學、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聯合辦班,通過師帶徒方式定向培養非遺技能大師和工藝美術大師。同時,借助十堰(竹山)綠松石抖音直播基地,常年開展電商主播培訓,提升從業人員技能水平。

竹山綠松石工藝品直播(向繼華攝影)。通訊員 供圖
統計數據顯示,該縣已舉辦綠松石行業專題培訓26期,培訓學員1400余人次,每年培養設計、加工專業人才200余名。通過電商主播培訓班,已培訓珠寶主播營銷人才2000余人。更培育出16名本土玉雕師獲得“中華玉雕工藝師”“荊楚工匠”等榮譽稱號。
創新驅動激發產業活力
政策扶持進一步激發了就業創業活力。竹山縣多形式開展勞務品牌就業崗位推薦活動,加強用工信息對接,并將脫貧人口、農村低收入人口等作為優先服務對象,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和一次性吸納就業獎補。
創業帶動效應顯著。竹山縣華周壹蘭珠寶營銷有限公司打造綠松石主題珠寶品牌,通過師帶徒方式吸納1000余名城鄉勞動者就業,榮獲首批“湖北省勞務品牌領軍企業”稱號。公司董事長周麗萍當選竹山縣綠松石行業協會會長,入選“全國新星勞務品牌形象代言人”。
與此同時,湖北竹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省庸國圣玉產業孵化園被認定為市級創業孵化基地,累計孵化商家136個,帶動就業768人。麻家渡中國特色綠松石小鎮入駐商鋪達1770家,帶動就業1.5萬余人。
品質提升鑄就品牌輝煌

曹紅星非遺綠松石雕刻作品《五子賀壽》。通訊員 供圖

竹山綠松石雕刻作品。通訊員 供圖

竹山綠松石工藝品《王母出行》(向繼華攝)。通訊員 供圖
竹山綠松石不僅帶動就業,更在品質上實現飛躍。竹山綠松石雕刻作品成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特許商品,“女媧補天”“華周壹蘭”等4個產品被認定為湖北名牌產品。相關作品多次亮相央視“消費主張”“魅力中國城”等節目,并榮獲中國玉石雕刻藝術“天工獎”“百花獎”等殊榮。

竹山職業技術集團學校培訓綠松石雕刻工匠。通訊員 供圖
目前,竹山縣已培育綠松石雕刻加工人才8000余人、銷售人員1.7萬余人,人均穩定就業年收入達10萬元左右,實現了培訓與就業、培訓與崗位的有效對接,促進了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
從深山玉石到世界珠寶,從傳統工藝到現代產業,竹山縣正通過綠松石這一特色資源,書寫著鄉村振興的精彩篇章。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