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程淇、楊明月、徐良)9月11日,廣水市舉辦弘揚“三大精神”宣講報告會暨“理響廣水”大思政課宣傳宣講動員會。通過“示范宣講+動員部署”相結合的方式,深入詮釋“三大精神”的時代內涵。
故事滌初心:聆聽榜樣事跡,感悟精神偉力
“一位又一位大別山優秀兒女,為了新中國事業舍家棄兒,用革命熱血染紅了這片山脈,鮮血落在地上便化作朵朵花兒……”
宣講會上,廣水市委宣講團成員聶薇滟,動情講述了電影《小花》原型人物之一黃延安的感人經歷,深深打動了現場聽眾。
黃延安的父親黃春庭是抗戰英烈,1930年參加革命,一家5口中有3人為革命犧牲。1940年,黃春庭赴任途中將不滿周歲的女兒黃延安寄養在廣水漿溪店農民家中,1942年在隨南抗日根據地戰斗中不幸犧牲,年僅38歲。
“一朝入軍營,一生軍人魂!即使脫下軍裝,我還是一個兵!”退役軍人景宏國的宣講擲地有聲,展現了一名退伍軍人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的使命與擔當。
2010年7月,廣水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景宏國所在小區被洪水淹沒2米多深,他不顧個人安危,奮力游至對岸,將被困群眾逐一轉移到自家安置,洪水退去后又帶頭清理淤泥雜物。“若有戰,召必回!”景宏國語氣鏗鏘,信念如鐵。
“百姓名嘴”宣講員明珊講述了陳慶山的事跡,感人至深,催人淚下。
實踐映擔當:扎根基層一線,續寫精神新篇
征程萬里,精神引航。
“三大精神”的內核,已深深融入新時代奮斗者的血脈。宣傳宣講動員會上,4位來自不同領域的“百姓名嘴”宣講員,詮釋了他們如何在一線崗位扎根奉獻、于平凡實踐中踐行初心的鮮活事例,生動展現了“三大精神”在當代的傳承與發揚。
十里街道楊家崗村黨支部書記楊帥,用“歸鄉建鄉”的選擇詮釋擔當。曾在外打拼多年的他,面對老書記委托與鄉親期盼,毅然返鄉,挑起強村富民重任。他帶領村民盤活資源、招引產業,讓村民在家門口增收致富。
富不富看支部,強不強看“頂梁”。郝店鎮關店村黨支部書記李緒強,分享了黨建賦能產業發展的“關店經驗”。曾經的關店村,是負債40余萬元的“軟弱渙散村”。窮則思變,李緒強帶領村“兩委”外出考察、反復商議,選定香菇產業破局,大力推進“集中制袋、分戶種菇”和“公司+村集體+基地+農戶”模式。2024年,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103.1萬元,實現從“空殼村”到“共富村”的精彩蝶變。
“我熱愛農業,要為三農工作貢獻力量!”農業農村局植保站工作人員李曉深情地說。13年農業工作生涯里,她與烈日為伴、與莊稼同行,把課堂搬到田間,向新農人傳授新技術。“服務農民,就要真正走到他們中間去。”她說。
廣水市稅務局宣講員,則以“便民辦稅”的滿腔熱忱傳遞服務溫度,她們用快板舞生動演繹了稅務人服務企業發展、優化營商環境的具體行動。
宣講潤人心:創新傳播方式,厚植精神沃土
“以前覺得大別山精神離我們很遠,其實,堅守崗位就是傳承,技術創新就是擔當。”
“聽著景宏國哽咽而堅定的講述,看著一張張照片,我感受到抗洪精神仍熠熠生輝。”
…………
感情真摯的宣講引發臺下陣陣共鳴。與會人員或凝神傾聽,或頷首贊許,深刻體會‘三大精神’并非遙不可及的歷史概念,而是蘊藏于平凡崗位和日常奉獻中的價值信念。
今年以來,廣水市聚焦支點建設戰略任務,持續從“三大精神”中汲取奮進力量。
該市廣泛開展分層化、分眾化宣講:面向黨員干部講政治理論、形勢政策,突出原汁原味;針對基層群眾急難愁盼,實施“五講五進”宣講行動、踐行“四下基層”開展暖心惠民宣講;面向新興領域開展“凝心”宣講、深化“暖心”關愛、強化“聯新”聚力;面向企業辦好職工“大思政課”、開展“理響廣水”優秀企業家宣講、組織“建功支點建設”大討論。
同時,該市創新開展“老兵永遠跟黨走”典型宣講、“悅學習 躍青春”青年宣講、“楚楚動人 唱響廣水”文藝宣講、“理響廣水”短視頻宣講等“百姓名嘴”特色宣講活動,推動“三大精神”在基層落地生根,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今年以來,廣水市各級“百姓名嘴”累計宣講900余場次,覆蓋受眾超5萬人次。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