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焦緣、張晨曦、宿雨薈)初秋時節,銀杏樹還未披上“黃金甲”,隨州曾都洛陽鎮落日山谷里游人絡繹不絕。9月27日,金秋隨州·炎帝文化旅游區全國媒體達人隨州行活動走進千年銀杏谷景區。

千年銀杏谷。 通訊員 供圖
步入落日山谷,“小清邁”風格的咖啡露營地里聚集著享受慢時光的人們。李先生和朋友從隨州城區自駕而來。他們帶著事先準備好的食材,露天搭起燒烤架,一邊閑聊一邊燒烤。“和朋友相聚在山谷,聽著食物在爐火上滋滋作響,聞著四溢的香氣,感受自然的清新,覺得一切很美好!”李先生感慨道。
不遠處,李女士正在為女兒舉辦生日會。吃完蛋糕,一家人在山谷里漫步,戶外霧森景觀讓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路過心儀的打卡點時,他們拿出手機定格下溫馨快樂的瞬間。
“我們以‘一場追尋記憶中落日的奇幻之旅’為情緒內核,打造落日據點咖啡店、鄉村面包房及落日之境水景平臺。”落日山谷項目負責人李坤介紹,自今年4月運營以來,每天接待300多人,節假日來自各地的游客會更多。

千年銀杏谷。 通訊員 供圖
過去,千年銀杏谷景區景區僅靠秋日金黃吸引游客,如今通過挖掘金色銀杏、紅色文化、綠色生態、古色村落等特色資源優勢,引進文旅項目22個,落地品牌32個,成為四季可游的旅游度假區。這不僅是一場景觀的升級,更是農文體旅融合發展的深度革新。
“為擺脫季節束縛,我們對景區進行全面升級,引進裸心隱鄉等高端民宿,打造落日山谷等新旅游業態,建設百美驛站等公共空間,引入國際泵道和山地車公園,承辦2024UCI泵道世錦賽中國區預選賽等國際賽事,成功將‘一季熱’拓展為‘四季火’。”千年銀杏谷文化旅游區總顧問施俊說。

編鐘表演。 通訊員 供圖
昔日,景區缺乏配套設施,如今裸心隱鄉、大樂之野、斜陽耒筑、既見行旅等國內頭部民宿落戶,散落林間的樹屋、泊于岸邊的船屋、與古銀杏為鄰的別墅一應俱全,配備了裸心農場、恒溫泡池、水上皮劃艇等休閑項目,現在旅游業態融入千年銀杏谷的自然風光。
“高端民宿項目采取‘政府資金領投、社會資本跟投、群眾資本共投’的運營模式。”隨州市曾都區洛陽鎮黨委書記黃超波介紹,這不僅為村民創造了家門口就業的機會,還讓他們通過土地等資源入股、資產入股等方式獲得項目盈利分紅。
大樂之野民宿所在的九口堰村,將集體資產和民宿場域范圍內自然資源使用權評價入股,2023年開業當年股東就分紅48萬元,招聘的15名員工中,9名后勤人員來自洛陽鎮本地。
高端民宿落戶帶動當地大學生返鄉創業。永興村的孫皓從華南農業大學研究生畢業后,選擇回到村里,把自家的老房子改造成民宿三生有杏。
“我家在銀杏谷核心景點五老樹周邊,以前經營農家樂,我現在把房子改成民宿,主要承接企業定制活動和家庭親子活動。”孫皓說,到了周末和節假日,叁生有杏每天營業額近兩萬元,還能帶動了7名村民就業。

千年銀杏谷。 通訊員 供圖
文旅產業延伸催生了農家樂、設計裝修、交通出行、清潔維護等配套服務需求。目前,九口堰村集體投資成立布草洗滌服務公司,主要承接大樂之野、叁生有杏等民宿及隨州城區酒店的洗滌業務,吸納7名村民就業。隨著斜陽耒筑、青山云棲等民宿、酒店相繼開業,公司業務量會持續增加,將帶動更多村民在本地就業。
煥新升級的千年銀杏谷不僅讓游客慢下來、留得住,還帶動更多當地人回鄉就業、創業,走出了一條農文體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的發展之路和富民之路。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