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6日,在云夢縣伍洛鎮港壩村青彩匯聚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雖然室外天氣寒冷,但蔬菜大棚里卻是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油麥菜、西蘭、萵苣、菠菜、香菜等時令或反季蔬菜郁郁蔥蔥正沐浴著“人工雨”的滋潤。

“這個自動噴淋的設備真有意思,它叫什么?”記者好奇地問。“這可是個高科技啊!”港壩村村支部書記程國初笑著答道,這是村里今年落實的新扶貧項目——水肥一體化。這個項目主要通過前端水肥灌溉管網連接到每個大棚,實現水、肥、藥通過管網直接輸送給蔬菜。它的建成投用不僅節省了人力管理成本,還達到了減藥、減肥、節水增效的目的。
港壩村原四個自然灣,五個村民小組,有220戶1027人,耕地面積927畝,人均不到一畝地,有貧困戶23戶72人,是一個交通不便,種田靠天收,村集體無一分錢收入的典型空殼村、貧困村。近6年來,鎮村和駐村工作隊狠抓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逐步在產業扶貧上闖出了一條新路。

2016年,港壩村開始興辦產業,引進能人成立青彩匯聚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以合作社蔬菜產業為依托,促進貧困戶脫貧致富。

目前,合作社設立有兩個產業扶貧基地,分別在伍洛鎮港壩村,流轉經營土地161.8畝,主要種植葉類蔬菜,其中大棚蔬菜50畝、優質水稻31.8畝、露天蔬菜80畝;在隔蒲潭鎮周萬村流轉土地91畝,大棚50畝,露天蔬菜41畝,主要種植架菜及茄果類。合作社所產蔬菜主要銷往武漢市,銷售采取公司與合作社合作共贏的方式,與武漢誠信享通商貿有限公司長期簽訂銷售合同,日產蔬菜2500公斤至4000公斤。2020年預計年產值可達200多萬元。

合作社重點吸納貧困戶在合作社打工創收,讓“失地”農民既拿到土地租賃金,又能打工拿工資,實現雙收入。“合作社優先安排有勞動能力的精準扶貧對象務工,目前已有9戶精準扶貧對象加入合作社,5戶6人在合作社固定用工,每人每月至少有1500-3000元的收入,同時還吸納村民打工2000余人次,增加群眾收入30余萬元,大大提高了港壩村村民的經濟收入。”程國初介紹說。

“我家是因病致貧,妻子、女兒和孫女身體都有疾病,生活很是難艱,前幾年我只是在合作社打零工,從今年開始,我轉為了長期工,每月可領到3000元的工資。現在經濟收入改善了,生活有保障,日子也有了盼頭。”建卡貧困戶程炎生說。

產業興,面貌新。目前,港壩村以蔬菜種植為主導,同步發展光伏發電等產業,深耕特色產業,創新機制扶貧,真正實現了多項產業疊加、多條門路增收。

產業發展帶動村面貌大大改善,村集體收入從無到有,2020年收入可達10萬元以上,貧困戶最高收入達到人均近3萬元,貧困戶人均最低收入達到6000元以上。截至目前,港壩村已實現村出列、戶脫貧。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