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陸新剛 秦榮)從2017年6月算起,李森林在孝感市孝南區西河鎮關帝村安營扎寨已有700多個日日夜夜。
“扶貧干部駐村以來,村里的燈亮了,路寬了,大伙兒的荷包也變鼓了。”這是村民劉煥春一次寫給孝南區紀委監委的一封感謝信。
“700多天里,我跟大伙兒的心貼得越來越近了。”這是李森林的心里話。
扎實工作 不當“甩手掌柜”
56歲的李森林是孝南區紀委監委駐西河鎮關帝村扶貧工作隊隊長、駐村第一書記。
2017年5月底,正當他為全區第十八個黨風廉政建設宣教月活動忙碌的時候,區紀委領導找他談話,讓他立即帶隊駐村扶貧。李森林二話沒說,放下手頭的工作,于2017年6月初來到孝南區西河鎮關帝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進駐關帝村后,他進行了全方位調研,發現該村在地理位置上是名副其實的“邊緣村”,位于西河鎮西北部,與新鋪鎮、朋興鄉及孝昌鄒崗鎮毗鄰;在經濟收入上是真正意義上的“空殼村”,雖然全村有藥材基地、農莊、種植養殖等3個小型企業,但集體經濟收入只有2000元的土地管理費。
白天,他組織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黨員大會;晚上走訪村組干部、貧困戶,摸清了村情民意和17戶貧困戶基本情況,準備因戶制宜,因戶施策。
真要做起來談何容易?
為了解決貧困戶的危房,他四處“化緣”,組織企業家捐款4萬元,加上國家危房改造資金,共為6戶貧困戶進行了危房改造。貧困戶乾再新在房屋改造時,沒有錢進料,不能開工,李森林自掏5000元給他墊上。
2018年初,一場十年不遇的大雪封住了貧困戶陳傳宗的家門,李森林得知后,步行送去青菜及生活用品,解決了他家3天的生活所需。90歲的老人感動地流淚:“你比我的親人還親啊。”
村民王雙橋患右側大腦中動脈動脈瘤,做了開顱手術,花費20余萬元。得知情況后,駐村工作隊與鎮村干部商量,將其緊急納入貧困戶。接下來,紀委包戶干部幫忙跑相關部門,通過農合、扶貧、社會保險等多種渠道幫其報銷藥費,5次住院他個人最終只自付醫藥費5000元。
去年9月底,貧困戶劉煥春患精神殘疾的小兒子輕信城區某醫療機構廣告,三天被“忽悠”1.2萬余元,正在休假的李森林火速回村,協調區衛計局追回8000元。捧著失而復得的8000元,劉煥春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灶里退柴的新鮮事,今天讓我遇到了。”
類似的事情,不勝枚舉。李森林平靜地說:“扶貧干部就是要扎實工作,事事上心,不能當‘甩手掌柜’。”
不當“甩手掌柜”的李森林因此被關帝村村民笑稱為扶貧“全能書記”。
壯大產業 不當“空手書記”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關帝村村民收入以外出務工為主,到東北、山西等地做泥瓦工的較多,人均年收入4至5萬元;另有部分村民到附近打零工,年收入2萬元左右。
要脫貧,關鍵靠產業。作為無村級產業、無集體經濟收入的關帝村,首要就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產業發展路徑。近兩年,李森林把發展村級產業當自己的事業來做。
2017年,關帝村引進孝感市圣陽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工作隊幫村集體爭取國家扶貧資金40萬元入股合作社。合作社共流轉土地240畝、水面200畝,開展種養殖綜合項目。
2018年,合作社為附近村民及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100余個,發放工資20余萬元,其中有勞動力的貧困戶打工增收2.3 萬元,加上土地流轉費和入股分紅,貧困戶年增收達3.3萬元。村集體收入也實現了“零”的突破:即合作社上繳土地管理費及村集體入股分紅共計6萬元;再加上光伏發電入股分紅5萬余元,2018年關帝村集體經濟純收入達11萬余元。
貧困戶陳道勛夫婦領到6000余元的工資后笑逐顏開,那年春節,夫妻倆特地在大門上貼了一幅春聯,上聯是:憶往昔望天守地等政策,下聯是:看今朝在家打工增收入,橫聯是:產業扶貧好。
口袋鼓了,環境也更美了。2018年,全村2.4公里西環線雙向公路完成改造修通,加上之前修通的4.8公里通灣通戶道路,現在村民下雨出行再也不用穿膠鞋了。此外,全村還分三批次安裝路燈247盞,今年上半年家家戶戶能通自來水;全省美麗鄉村試點建設也即將啟動……
“晚飯過后,村民在新修的路上散步,在休閑亭里聊家常,跟城里幾乎一樣。”李森林自豪地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