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聽幾節課,再上講臺試講,可以的話就留在這里工作?!?月4日上午,在仙桃市沔城鎮洲嶺村,“第一書記”、沔城鎮國土所所長王志榮將幾本教材遞到貧困戶李友柱手中,叮囑他好好復習,為重返教師崗位做準備。
今年42歲的李友柱,是沔城回族鎮洲嶺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有4口人。因他本人患有肝硬化,長年需治療,且喪失部分勞動能力,大兒子在沔城高中讀書,小兒子在回民一小上學,家庭負擔較重。
“愿不愿意繼續當老師,賺工資補貼家用?”王志榮是李友柱的幫扶責任人,得知他曾當過教師,有教師資格證,特地征求他的意見。得到肯定的答復后,王志榮迅速聯系睿才培訓學校沔城校區負責人,推薦李友柱到該培訓學校教書。“教書有一定收入,勞動強度不大,比較適合他?!?王志榮說。
扶貧攻堅要“輸血”與“造血”并行。今年以來,沔城回族鎮多措并舉,加大就業幫扶力度,對全鎮貧困戶就業能力與就業意向進行全面摸底后,逐家逐戶制定幫扶措施,全面動員聯系幫扶單位,幫助解決就業問題,提升貧困戶自身“造血”能力。
真心真意真扶貧。該鎮根據貧困戶的自身條件,量體裁衣,為10多名貧困戶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南橋村貧困戶郭大志,擅長做飯,安排到村幸福食堂當廚師,月薪1800元;黃金村、城郊村、古柏門村多名貧困戶年紀較大,推薦他們當上了保潔員,每月800元固定收入;還有多名有就業能力的貧困戶在中心學校食堂、農業合作社、西蘭花基地等找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