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楊宏斌 實習生 張有嘉
“連40斤救濟大米都要克扣,這太可恨了!”日前,丹江口市通報一起扶貧領域“雁過拔毛”典型案例,引起群眾關注。
經查,該市石鼓鎮9組組長徐某某在協助政府發放救濟大米的過程中,從應發給貧困戶何某的100斤大米中克扣40斤送給自己的姐姐,何某只領取了60斤。最終,徐某某受到黨內警告處分并被免職,貧困戶獲補應得的大米。
這是我省強力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的一個縮影。
2018年,全省紀檢監察機關以“打虎”的力度“拍蠅”“打傘”,人民群眾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辦好信訪交辦件,查實后處分2185人
“你們的調查處理既解決了我反映的問題,也解開了我的心結。”
近日,仙桃市紀委監委信訪調查組人員面對面向一名舉報人反饋處理意見時,舉報人表示滿意和贊許。
此前,市紀委監委收到了該舉報人的實名舉報,反映其所在村的村支書優親厚友為3名關系戶辦理了低保,克扣3戶危房改造戶資金。經調查組深入調查,發現舉報內容部分屬實,最終取消1名不符合要求的低保戶資格,對克扣2戶危房改造戶資金的村會計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責令退賠克扣資金,對村支書誡勉談話。
去年,省紀委監委加大了信訪交辦、督辦、審核力度,研發信訪交辦件管理系統,打造交辦件辦理工作閉環,共向下交辦要查報結果信訪件3839件,對3120件交辦件調查結果進行審核,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查實或部分查實1887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2185人,組織處理2270人。
省紀委監委規范信訪舉報辦理情況反饋工作,建立紀檢監察機關向實名舉報人反饋、承辦單位向信訪舉報部門反饋、下級紀檢監察機關向上級紀檢監察機關反饋等機制,確保了群眾信訪舉報事事有著落、件件有答復。
對扶貧領域“蠅貪”零容忍,處理15207人
“經核查,景陽鎮大天坑村劉某家屬有房屬實,不符合相關規定,取消其易遷資格……”近日,建始縣通過大數據比對易地扶貧搬遷縣城安置貧困戶時,發現存疑線索88條。經核實,包含劉某在內共12戶取消易遷安置資格。
對扶貧領域的“蠅貪”,全省紀檢監察機關“零容忍”,強力整治。
省紀委監委制定深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三年工作方案,督促省直12個部門結合自身職責開展專項治理,形成齊抓共管工作格局。開通963888扶貧領域違紀專線舉報電話、精準扶貧違規違紀問題舉報直通車,開發并運用大數據監察系統對7個方面19個政策項目落實情況開展監督檢查,對重點問題線索開展多輪次、滾動式交辦督辦。對扶貧領域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一律嚴肅查處,典型問題一律通報曝光。
去年,全省共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12731個,問責處理黨員干部15207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5555人,移送司法機關85人。
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處理602人
以郭某為首的一幫人是盤踞荊門中心城區的黑惡勢力。
隨著荊門警方對案件調查的深入,其背后的“保護傘”問題浮出水面。
獲得問題線索后,荊門市紀委監委第一時間重拳出擊,一舉查實該市公安局原黨委委員、副局長鄒某,原黨委委員陽某,刑偵支隊原黨委書記、支隊長羅某某等人利用職務便利及影響關照涉黑涉惡人員郭某并收受其“感謝費”的問題。最終,這些“保護傘”被“一鍋端”。
我省紀檢監察機關堅決懲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與政法各機關建立問題線索快速移送反饋、重大案件案情通報會商、簽字背書、紀委監委提前介入等機制,對有關案件線索開展大起底,讓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沒有藏身之所。采取領導包案、直查直辦、提級查辦、異地交叉辦案等方式排除干擾,做到有黑必打、有傘必挖。
去年,全省共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543個,處理602人,其中給予黨紀政務處分370人,移送司法處理27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