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明天,今年的兩會將閉幕。十多天的會議期間,從政府工作報告、部長通道以及發布會,不同渠道不斷釋放出民生的利好。這些涉及養老、教育、就業、醫療等禮包匯聚到一起,讓人看到了中央改善民生實實在在的決心與付出。
財政部部長 劉昆:我們要當“鐵公雞”,不該花的錢“一毛不拔”。同時,我們也要打好“鐵算盤”,把該花的錢花好,花在刀刃上。
今年兩會上,財政部部長的表態讓人記憶深刻。過緊日子的是政府。一般性支出壓減5%以上,“三公”經費再壓減3%左右。而寬松的是老百姓。各項民生投入確保只增不減,就業補助、支持學前教育發展資金、醫療救助補助、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地方公共文化服務都顯著增長。對全國社會保險基金的補貼,更是從2015年的上萬億到2019年的近2萬億。
今年兩會,對老年人釋放的禮包尤為豐厚。首要表現當然是養老金實實在在地上漲,今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還將上漲約5%,這已經是第15年上漲了。錢包鼓了,老年生活也要幸福。今年兩會,“對在社區提供日間照料、康復護理等服務的機構給予稅費減免、資金支持”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成為對老年人生活的有力支撐。今后三到五年,普惠性養老床位將會增加一百萬張以上。
老年生活有保障,孩子的教育要更有質量。在今年財力緊張的情況下,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繼續保持在4%以上。入園難的痛點,發改委給出明確目標。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 連維良:實現幼兒園學位能力全覆蓋,其中普惠性幼兒園占比達到80%以上。
給孩子們減負,整治校外培訓亂象,教育部將向綜合治理“線上培訓”出重拳。就在昨天,針對“校園app亂象”治理的文件就已經新鮮出爐。給中小學生課業減負,教育部長陳寶生明確發聲,學校要嚴控非零起點教學。
教育部部長 陳寶生:對老師來說,要嚴控作業數量和難度,家長對孩子要有合理的預期,不要給一些號稱懂得教育的“大忽悠”助力。
孩子的傷是全社會的痛。保護未成年人,也成為多個部門的共識。針對校園安全問題,下一步教育部將聯合公安部開展“護校安園”活動。在司法領域,最高檢將推動建立罪錯未成年人分級處遇、臨界預防等制度。
破解看病貴看病難,今年的禮包更豐厚。政府工作報告給出了實實在在的數字,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增加3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險。降低并統一大病保險起付線,報銷比例由50%提高到60%。另外,高血壓、糖尿病等門診用藥還將納入醫保報銷。這些組合拳將使患者尤其是大病和慢性病患者的負擔大大減輕。

就業是民生之本。2019年將從失業保險基金結余中拿出1000億元,用于1500萬人次以上的職工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培訓。今年高職院校將大規模擴招100萬人,鼓勵更多應屆高中畢業生和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報考。設立中等職業教育國家獎學金。讓三百六十行人才薈萃、繁星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