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余瑾毅李源李衛中
4月8日,世界大健康博覽會結出碩果:70個項目簽約,投資金額超過1300億元。質子治療、智慧物聯網、人工智能中心……高大上的醫療健康“尖板眼”項目各放異彩。其中投資項目66個,金額1323.22億元;基金項目4個,金額230億元。項目涉及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醫藥流通、生物農業、醫療服務、健康服務、健康金融、健康信息化技術等多個類別。
醫療項目直擊痛點
智慧醫療、精準醫療和未來醫院的簽約項目令人期待。
武漢協和醫院與中核質子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多方合作協議,擬在省內率先引進質子治療技術,開啟中南地區腫瘤治療新篇章。
協和醫院院長胡豫介紹,中國新發癌癥病例約占全球四成,癌癥防治是民生痛點,加快引進國際先進的診療技術,積極參與科研攻關,對于武漢打造世界大健康之都,促進大健康產業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質子治療是國際公認的先進放射治療手段之一,能對實體腫瘤進行射線精準打擊,同時避免對正常組織的損傷,從而實現療效最大化。其優勢是高精度、高治愈率和低副作用,適用于頭頸部腫瘤、前列腺癌、乳腺癌、肝癌、肺癌等惡性腫瘤的治療。
當天,醫療器械龍頭聯影醫療集團與協和醫院、深圳聯新共同簽署“智慧醫院”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將發揮各自優勢、緊密協作,力爭將協和醫院金銀湖院區打造為全國領先的5G下的數字化智慧醫院標桿和示范點,共同探索“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在醫療行業的應用,合作研究智慧醫療平臺、智慧病房、智能醫療設備及管理平臺。
200億元產業基金賦能企業
當天,武漢市政府和泰康作為核心發起人,攜手農業銀行、九州通、元明資本、微醫等共同參與出資設立武漢大健康產業基金。
該基金擬募資總規模200億元人民幣,首期募集人民幣100億元,采取“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方式,為武漢大健康產業發展提供長期持續的資金支持,并且優先投資位于武漢或者有意在武漢設立機構的大健康產業企業。通過基金投資后的專業管理提升被投企業的規模和效能,賦能被投企業,形成產業聯動與產業聚集,在做大做強企業的同時,為當地和社會帶來更大的價值回報。
據介紹,本基金將鼓勵和帶動大健康生態鏈企業發展落戶武漢,在基因工程藥物、干細胞治療、基因檢測及智慧醫療等特色領域形成武漢大健康產業集群,實現武漢大健康產業跨越式發展,引領長江中游大健康產業集聚。
10企落戶光谷南大健康產業園
當日,江夏區政府與泰康集團、中國生物等10家大健康產業企業簽約,總投資超過529億元。至此,武漢市江夏區光谷南大健康產業園宣告全面啟動。
光谷南大健康產業園位于江夏區,規劃總面積為98.1平方公里,三大產業功能區呈東西向、沿金龍大街布局。產業園于今年全面啟動建設,定位為武漢市大健康產業新一輪發展的增長極。以“國家戰略,湖北貢獻,市級項目,江夏擔當”為發展使命,按照“一園三區、產城融合、藥械聯合、醫養結合”的產業定位,打造鄭店大健康產業綜合區、廟山醫療器械特色區和五里界健康養老特色區三大主題鮮明、協同定位、功能清晰的產業集聚區。
鄭店大健康產業綜合區規劃面積85平方公里,主要以生物醫藥研發、制造為主,重點發展疫苗、血液制品和抗體藥物等生物藥。廟山醫療器械特色區規劃面積為4.9平方公里,重點打造應用導向明確、貼近市場需求的醫療器械產業集群。五里界健康養老特色區規劃面積為8.2平方公里,充分依托五里界水系交錯和產城融合的區域形態,滿足個性化、差異化醫養需求,打造模式創新、科技引領的獨特康養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