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27日發布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克隆猴、納米機器人、測得迄今最高精度的引力常數G值等十項重大科學進展入選。
這十大科學進展中,公眾最熟悉的是克隆猴。自1997年克隆羊“多莉”報道以來,多家實驗室嘗試體細胞克隆猴研究卻未能成功。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團隊經過五年攻關,最終成功得到了兩只健康存活的體細胞克隆猴。
在基礎科學領域,生命和醫學科學因與人類健康息息相關而頗受關注。克隆猴的誕生使人類疾病研究邁出了重要一步,納米機器人的出現也為腫瘤治療帶來希望。國家納米科學中心與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研究組等合作,實現了納米機器人在活體(小鼠和豬)血管內穩定工作并高效完成定點藥物輸運功能。
據介紹,中國科學十大進展遴選程序分為推薦、初選和終選三個環節。在初選階段,分成數理和天文科學、化學和材料科學、地球和環境科學、生命和醫學科學等四個組,邀請專家從推薦的科學進展中遴選出30項進入終選。基于體細胞核移植技術成功克隆出獼猴、研制出用于腫瘤治療的智能型DNA納米機器人、將人類生活在黃土高原的歷史推前至距今212萬年等最終入選。
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劉敏主任介紹:“本次遴選活動邀請了國際專家參與評議。一共有22位國際同行對排名前十位的科學進展提出了評議意見。國際專家對相關進展都給予了高度肯定。”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